老實講,這篇文章不知有無刊出之機。
執筆之時,據說蘋果資金已危在旦夕,在凍結帳戶的情況下,可能數天內便要關閉。
有同為蘋果寫稿的友人收到編輯詢問,還會寫稿嗎?可能無糧出,可以嗎?朋友二話不說回應,奉陪到底。編輯沒有問我,我自己先回答。就寫到最後一格最後一滴墨水。這應該是應有之義吧。
其實文字工作者,在強權面前,還能做甚麼反應?在今天的氣氛下,我懷疑毛主席形容魯迅雜文辛辣的金句「像投槍,像匕首」也會犯法。也不對,如果你的文字是針對階段敵人,則如何尖酸刻薄也是多多益善,言論自由。
傳說倉頡造文字,那一夜天雨粟,鬼夜哭,是否上天知道從此世上多紛爭,文字是思想的延伸,也是煩惱根源,有文字的人類社會告別混沌迷惘,也走入痛苦的清醒之中。
我不知道當年肥佬黎創造蘋果,有無也令鬼夜哭,但如果蘋果倒下,應該有許多悲傷。
蘋果從來不完美,我讀傳理的時候,學校天天拿蘋果做批判對象,甚麼標題粗俗煽情,圖像化的排版影響文字質素,陳健康事件更是罪大惡極。但後來發現這些問題都是屬於太平盛世的問題,當傳媒的自由環境受到嚴重破壞,你要求的便不是排版文字圖像這些問題,而是更核心的,傳媒的風骨。
對政權是否敢犯顏直諫?對真相是否窮追不捨?對壓力是否卑恭屈膝?時間可以說話,譬如打開一份1989年6月4日的報紙,有幾多當年義憤填膺指責政權的報紙,今天變成「黨已有英明決策草民不必多言」?蘋果97前創立,經過回歸,23條,雨傘,佔中,來到今天,可能已經沒有明天。這份報紙應該得到甚麼評價,也不是由每日份數銷量可以判斷。蘋果日報,已經是香港的手信特產,是你拿得上手的香港禮物。
蘋果跌下,沒關係,種子已埋在每個人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