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連續兩周本地零確診,港府宣佈放寬新一輪社交距離措施,惟當中大部份放寬安排均以接種疫苗為條件,包括只放寬員工必須接種疫苗的C和D類食肆入座率;毋須打針的A、B類食肆則維持現狀。有B類食肆負責人不滿政府「明益」要打針的食肆,質疑變相逼打針。
新一輪社交距離措施本周四生效,食衞局長陳肇始表示,餐飲業務處所會維持現行四類運作模式,員工最少打一針疫苗的C類餐廳,人數上限由入座率一半提升至75%。為鼓勵更多餐飲處所採用D類模式,即所有員工已接種兩針並已過14天,當局會將D類食肆入座上限由現時的75%上調至100%,每枱人數上限更放寬至12人;宴會人數上限放寬至180人,每枱或宴會參與者必須打針的人數,亦由現時100%降低至三分二。A、B類食肆模式則維持不變。
此外,酒吧、夜總會每枱人數上限放寬至四人。派對房間、卡啦OK每間房或每枱人數上限上調至八人,麻雀館人數上限亦會放寬。
陳肇始指,政府會向餐飲、酒吧、夜店、派對房間、卡啦OK五類處所提供多類運作模式,如員工已接種兩針疫苗並已過14天,可進一步放寬每枱或每房人數上限、顧客總數或開放時間。餐飲業務處所可舉行現場表演,惟表演者必須接種首針疫苗,並遵守戴口罩等措施。主題樂園的表演者如已打針,在戶外表演時毋須戴口罩。
泳池人數上限可放寬至容量一半,員工和泳客若已接種疫苗,均可再放寬人數上限。
健身中心方面,如訓練小組房間所有成員已完成接種,且保持足夠距離,可以毋須戴口罩做運動。如教練因健康理由未能打針,則必須戴口罩,有關安排同時適用於各展覽場地、酒店、私人會所的相關設施。浴室、戲院和四人限聚令則不獲放寬。
屬於B類食肆的中環「何蘭正」酒吧餐廳負責人阿偉對未能延長營業時間感到不滿,「明益C、D類食肆,叫人打針!」他指目前僅營業至晚上10時,嚴重影響生意額,「差好遠!10點啲人都唔捨得走」。他期望再過兩周後,當局可延長B類食肆的營業時間,惟強調不會強迫員工打針換取生意額。
稻苗學會會長、叙福樓集團主席及行政總裁黃傑龍指,今次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給予業界清晰訊息,「疫苗係終極對付疫情嘅工具,如果唔打疫苗,冇得再放寬」。他認為業界須思考如何面對。叙福樓集團旗下僅有一間C類食肆,他強調所有員工都是自願打針,而沒有打針的員工亦願意調到其他分店。
對於政府放寬宴會人數,黃指業界需花時間摸索,他解釋,若宴會邀請者事先沒有逐一詢問來賓有否打針,待他們到達處所時始發現打針人數不夠三分二,屆時或引起不便。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