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情見緩和,昨增75宗本土確診個案及20宗死亡個案,這亦是全台自實施三級疫情警戒後,單日個案首次低於100宗,目前全台三級疫情警戒將暫定實行至本月28日。
台灣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表示,目前整體確診病例趨勢往下,但死亡案例仍多,預計要到一至兩周才有向下趨勢,他又提醒:「疫情趨緩,心情可以放鬆,但防疫措施不能放鬆。」全台目前已有154.1萬人完成疫苗接種。
對於美國捐贈的250萬劑莫德納疫苗前日抵達台灣,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敦促,美方不要借疫苗援助搞政治操弄,干涉中國內政,又批評民進黨當局為政治私利,持續在抗疫合作上大搞政治操弄,這是對台灣同胞生命健康的漠視,有違基本的人道主義精神。
不過,有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批台灣「像乞丐一樣乞討(疫苗)」,說法引起爭議。台灣總統蔡英文昨認為說法並不恰當,強調美日對台灣疫苗上的協助,是好友間的相互幫忙,「幫助我們的人我們都心存感激,我們有能力的時候也要多多幫助朋友」。至於台產疫苗議題,蔡英文表示希望7月底可有首波供應。
台灣昨日亦有17人在接種阿斯利康疫苗後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死者中有16人超過75歲,慢性病史仍在調查中。他強調,至今未觀察到接種疫苗後死亡通報個案,有大於背景期望值情況。
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及其夫人早前被揭身陷「特權疫苗」風波,涉事的台北振興醫院被指違規。台北市長柯文哲昨被問到會否開罰院方時強調「會罰」,副市長黃珊珊補充指,會請院方就事件說明,若查到涉及不法就會處罰。
台灣疫情自五月中旬爆發以來,三級疫情警戒經二度延長,已實施滿月。陳時中曾表示,不傾向6月28日後一下子從第三級退回二級,但考慮調整低風險場域防疫規範強度。有台媒披露,行政院前日曾開會討論三級警戒之下的「微解封」計劃,須符合包括靜態場所、有足夠空間、非近距離接觸、可採流量及座位管控開放等四條件,逐步解封營業,戲院、圖書館、會展場館可能先行,但確診數較多地區恐無法實施。
台灣蘋果新聞網/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