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世代嘆失「生活補貼」

千禧世代嘆失「生活補貼」

美國打工族現在風光,消費者卻是另一道風景,年輕一代幾年前受惠於初創企燒錢吸客潮,享受Uber和Airbnb等平台極相宜的優惠價格,但這些企業如今客人多到應接不暇,消費者優惠不再還要付更多錢,慨嘆要跟這種「千禧世代生活補貼」說再見。

任職作家的羅斯憶述幾年前在洛杉磯出差,繁忙時間透過Uber叫車,心想車費要60至70美元(468至546港元),但打開手機一看實際車費只需16美元(124.8港元)。在2012年到2020年初,這種「千禧世代生活補貼」很常見,20至30歲年輕一代的日常生活都有投資者「包底」,過得相對奢華。

投資者並非打算回饋消費者,只想令企業迅速吸引客戶確立市場優勢地位,故投放資金以低價和慷慨獎勵形式吸客,但部份企業幾年前已開始勒緊褲頭,疫情更徹底將這些優惠一刀切。

初創服務需求增優惠減

據統計,Uber車費較一年前平均高出逾40%,租住一個Airbnb單位的日均費用,今年首季上升了35%。部份原因是服務需求急增,原本要搶客的企業如今應接不暇,Uber司機短缺,Airbnb的房費標準反映夏季短假期需求上升及房源短缺。

福特副總裁馬德拉早前在紐約市中心坐Uber到甘迺迪機場,盛惠250美元(1,950港元),費用相當紐約飛往三藩市的機票。Airbnb用戶亦有類似經歷,抱怨道,「誰要花500美元(3,900港元)在一間公寓住兩晚?300美元(2,340港元)可以住酒店了,有泳池、客房服務、免費早餐和每日打掃清潔。」有千禧世代對「補貼」消失感可惜,但投資者為保盈利亦無錯,要在僧多粥少的市場上證明加價合理。

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