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波,不會是一個人責任,但今次打到第七戰而主場輸波,最大責任難以避免落在賓西蒙斯(圖)身上。選秀狀元、明星後衞、防守一隊、頂薪合約;6呎11吋的高大身形,可打控衞的技術,只得24歲,理應是天之驕子。但在這個東岸四強戰,一次又一次被鷹隊將他的弱點表露無遺。防守上,他壓逼T楊格曾成轉捩點,可是進攻不濟,令他在不斷的全國直播中成為笑柄。
打完七場比賽,賓西蒙斯罰球創下32.7%的史上最低,比那些年被嘲笑拋大石的奧尼爾(Shaquille O’Neal、37.4%)和上古魔人張伯倫(Wilt Chamberlain、38.0%)還不如,可是人家可是能輕易攻入50分,改變球賽形勢的一代中鋒;在關鍵生死戰,Ben仔的數據是5分、8籃板和13助攻,可是因為進攻不行,罰球無靈,只能上陣36分鐘。在第四節,李華士別無他法,讓他打了11分鐘,數據是1分、1籃板、2助攻、1偷波及1次失誤;最令人沮喪的,是餘下三分多鐘時,他在右邊底線壓過加連拿利 (Danilo Gallinari),滿以為他會來記大力入樽,讓只落後2分的76人振奮一下,可是看到瘦小的楊格補位,他竟傳予戴保(Matisse Thybulle),後者即被犯規。
結果防守奇兵戴保2罰只1中,全場加起來得八分,填補不了麥斯(Tyrese Maxey)只得兩分的空缺,但至少比賓西蒙斯得分更高。鷹隊今仗的命中率不高,但戰術針對76人進攻上的問題,全面收縮,只間中對付薛夫居里(Seth Curry),結果「細咖喱」只得16分,改變不了局勢,而丹尼格連(Danny Green)的缺陣也見到影響。
假如有誰還為賓西蒙斯講好話,應該先看看李華士和艾比迪賽後說甚麼。當被記者問到,Ben仔是否足以成為一支冠軍隊的控衞,他的回覆客氣但已很清楚:「這刻我不知道如何回答。」盡在不言中。
至於艾比迪帶傷上陣,今場盡力攻入31分及11籃板後,被問到今仗輸波的原因,也將茅頭直指隊友,「老實說,我認為今仗的轉捩點是在我們,我不知如何說,但當我們有空檔的起手機會,最後卻變成只能靠罰球得到一分。」
巴克里(Charles Barkley)賽後一語中的,直指賓西蒙斯是最大罪人,「你不可能有個害怕起手的球員在場!」而且他不是普通球員,而是剛簽下5年1.8億美元頂薪合約,下年人工達3,300萬美元的超級球星(以人工計)。的確,有些球星可以不射波也贏得比賽,例如昔日的洛文(Dennis Rodman),但這絕對不易,尤其是近年要求全民皆射,位置模糊化後,不射的弱點很易被放大。76人和公鹿的組軍都有相似,因兩隊都需要外線大量支援,讓主力能在內線取分;公鹿上仗三分命中率是41.7%,季前刻意加入賀里迪(Jrue Holiday)和霍比斯(Bryn Forbes),就算兩位大前鋒PJ特加(P.J Tucker)和樸迪斯(Bobby Portis)都有三分,加上原來的布祿克盧比斯(Brook Lopez)和米度頓(Khris Middleton)也有三分,如此才能將「字母哥」的入楔威力最大化。
當莫利(Daryl Morey)來到,其實已針對球隊進攻空間欠佳的問題,加入了丹尼格連和薛夫居里,也選了麥斯,功效立竿見影,只是賓西蒙斯太難用,當連罰球也失信心,就已不是射與不射的問題,連帶隊友也受影響,不然以今仗鷹隊的手感,76人實在沒敗理。總結最後四場比賽,賓西蒙斯在第四節連一次起手也沒有,明顯已信心盡失,這現象並不尋常。
錯失了以賓西蒙斯換夏登(James Harden)的機會,當下要把Ben仔甩走更困難,因大家都在7場的東岸4強戰中,見盡他的弱點,見到他失去自信,也見到他進攻上的問題,心理也好生理也好,加上他的人工,要換回一個足以撐起球隊的人絕不容易。
賓西蒙斯的問題困擾已久,76人壯士斷腕勢在必行,否則每次比賽如自讓一臂。打得差而要被迫斷臂,尋求再起,合理,可是在今日香港,明明有心營運的傳媒,想要繼續發聲,不止被斷雙臂,甚至被迫自行了結,那比起輸波出局,又要可悲萬倍了。
仙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