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科生指多漏洞「市民唔信政府」

醫科生指多漏洞「市民唔信政府」

【本報訊】身兼中文大學學生會醫學院院會會長的一年級醫科生袁己立認為,政府只就免試引入海外醫生舉行閉門會議,公眾沒途徑充份表達意見,「𠵱家最大問題係市民唔信個把關,成個政策推行要市民信任,𠵱家問題在於市民唔相信政府」。擔任香港大學學生會醫學會主席的一年級醫科生陳正熙則指,政府對海外醫生質素把關漏洞多,如沒評估工作表現的具體指標,令市民質疑。

憂質素參差令病人失信心

政府最快明年7月以免試註冊招聘海外醫生,港產醫科生是最受衝擊的一群。陳正熙擔心未來有就業危機,因現時專科培訓職位未必足夠,隨着未來醫科學額增至530,加上海外醫生可在港接受專科培訓,本地醫科生畢業後獲得專科培訓的競爭將大增。

反修例的醫學界被批評是「保護主義」作祟,但袁認為醫生有權維護專業,而特別註冊委員會繞過醫委會,「如果引入質素參差嘅醫生,病人會唔信任本港醫療系統,醫生唔係單保護自己,係保護病人」。

政府聲稱對海外醫生質素有多重把關,惟陳指政府以「100大」海外醫學院畢業及公營機構工作評核,代替執業資格試,但政府沒有交代評核醫生工作表現的準則及評核者身份,加上海外執業試標準不一,以往海外考生在本港執業試的合格率差異極大,擔心變相降低本港醫療水準。

兩人認為公營機構醫生不足,是因公私營失衡,應從根本挽留人手,而非放棄客觀及公平的執業資格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