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駐港辦事處原有八名工作人員,陸委會昨表明因無法接受簽署政治文件,換取台方人員獲發簽證,其中七人昨已返抵台灣。陸委會指,駐港辦會調整業務安排,主委邱太三將在今日說明細節。外界估計,港台官方聯繫或陷入中斷。有學者向本報分析,事件的政治影響大於實務,但未來港台的民間交流或會萎縮。
香港及澳門的駐台灣辦事處早前先後關閉,陸委會昨早發聲明表示港府自2018年起,多次對駐港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人員簽證設置「不合理的政治條件」,要求他們簽署「一中承諾書」,台方人員無法續留及赴任。
陸委會稱今日起將會調整香港辦事處業務辦理方式,邱太三今日會舉行記者會進一步說明,又強調自駐港辦事處成立以來,一切活動遵守法令,從未逾越業務功能範疇,「中共及港府以『一中承諾書』設置障礙,影響我香港辦事處人員的輪調及正常運作,片面違反2011年雙方換文內容,要對台港關係及民眾權益受損負所有責任。」陸委會聲明指,台方堅拒駐港辦事處人員簽署一中承諾書,並稱這是「無理的政治打壓」,對中共當局及港府提出嚴正警告與譴責。
陸委會facebook昨也上載代理處長林振宙等七名駐港人員返回台灣的照片,並指「感謝駐港人員在面對打壓,仍忍辱負重不受威逼,仍然不屈不撓,堅守服務崗位。」據報,台灣駐港辦目前僅剩下月簽證才到期的經濟部駐港官員一人留守。
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昨也表示,港府片面施加政治條件,令港台關係倒退,並加深台灣人對大陸的不信任;台灣聲援香港團體「香港邊城青年」亦發回應聲明,譴責中共和港府罔顧港台人民權益,批評港府主動破壞雙方關係,用盡方法打壓台灣。
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對本報表示,自港府逼台灣駐港人員簽署一中承諾書,已可預視台灣駐港經文辦人員遲早撤走,認為事件對實務,如旅遊、升學、投資等影響有限,反而最大影響在於政治,顯示港澳在「一國」之下再無「兩制」的彈性,港台關係大倒退,官方交流再無灰色空間「走位」,民間交流也會因有避忌而減少。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昨稱,港台交流時,「要在『一個中國』的政治基礎上進行」,台灣駐港機構「當然必須遵守香港《基本法》和有關法律,當然不能有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的任何言行」。
《蘋果》記者/中央社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