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涼限一次 沙甸魚囚倉 炎夏飲熱水 煉獄九個太陽 風扇仔「救火」

沖涼限一次 沙甸魚囚倉 炎夏飲熱水 
煉獄九個太陽 風扇仔「救火」

【高牆周報Vol.1】

《蘋果日報》報慶前夕遭政權最具惡意打壓,我們沒有被壓倒,如常向港人報道事實,並在風暴裏度過了26周年報慶。只要港人選擇活在真相中,我們定必緊守崗位奮戰至最後。送暖高牆版改為逢星期一刊出,刊登讀者來信,亦會探討一項公眾關注的囚權問題,本周是「熱」,為何監房會熱爆。牆內外的人亦要保持身心健康,我們每周提供解悶遊戲、健身拉筋教學,一點一滴,盼能為仍在堅持的你打氣。

(讀者電郵請發送到[email protected],或來函將軍澳工業邨駿盈街8號《蘋果日報》編輯部)

5月香港熱浪來襲,牆外世界,我們可以躲進冷氣房,牆內手足卻叫苦連天。囚權組織石牆花有見及此,發起《十萬。火急。行動》,成功獲13萬有心市民聯署支持,要求懲教署改善監房酷熱問題,最終望天打卦較署方回應更為見效。炎夏將至,據悉最嚴峻的赤柱監獄雖略有改善,但壁屋及荔枝角收押所等多個監獄,其實亦有酷熱問題,有前囚友解釋,酷熱問題源於監倉設計及管理,包括人多及通風欠佳,又熱又焗,望署方盡快改善其他監獄的情況。

石牆花為囚權發聲要求改善監獄酷熱問題,但懲教署長胡英明早前接受內地官媒訪問,直指有人以囚權抹黑懲教署,左媒及建制組織更以「黑暴、攬炒」組織等標籤石牆花。創辦人邵家臻回應,署長將囚權倡議工作政治化,更坦言有懲教署前線職員向他訴苦,指酷熱亦影響前線職員,但署方一直漠視,認為監倉問題要靠團體或議員等發聲。

單人倉不隨便作孖房

石牆花早前透露,受酷熱問題困擾的赤柱監獄獲署方陸續改善,包括單人設計監倉不再被用作不必要的孖房;另外展開加裝滾筒式風扇安裝工程;為囚友詬病的飲用熱水問題,亦有部份改為冷水機。然而,監倉酷熱問題其實只是冰山一角,因為最受關注的赤柱監獄以外,其他監獄的酷熱情況仍令囚友難以接受。

有不便透露姓名的釋囚向本報形容,如要為各監獄的酷熱程度評級,被形容為九個太陽的赤柱監獄屬最熱一級,壁屋及荔枝角收押所等屬次一級,但亦非常難受,「赤柱非常熱,因為舊式設計,其他監獄閘門疏罅,較為通風,但整體都係通風不足。」又指赤柱加裝風扇後效用有限,「叫做有囉,但吹唔到好多,而其他係冇,忽略咗,總之係非常之熱。」又形容監獄內的酷熱情況已屆「唔人道」級別。

前線職員也望裝冷氣

至於其他監獄的酷熱原因,該釋囚指跟管理有關,由於監獄人多,「一個倉有20、30人,床逼到貼晒,上下格床都有人,所以好焗好熱,因為人多嘛,幾十人一個好細空間,你諗吓焗唔焗呀?」而更生中心及勞教所之類的院所,其實亦有熱的問題,但被囚者較年輕未必敢投訴,加上被囚時的行為會影響囚期,故自然不會有人敢作出投訴。

邵家臻補充,雖然是坐監,但如供應的食物份量、營養等,亦應該有一定標準,而爭取囚犯福利,包括改善酷熱環境及探視權,其實是很福利範圍,亦不牽涉資源,「好似畀囚友沖多次涼,點解唔可以呢?點解一定只可以每日一次?飲熱水情況係可以改善,點解仲係要飲熱水?」甚至透露連前線職員都十分關注各項降溫措施,亦有職員希望可在監獄安裝冷氣,但料推動囚權進行,只能借社會關注之力,一步一步慢慢改善。

黑暗總有盡頭

【送暖高牆】

各位蘋果人和支持蘋果的牆內外手足:

看見蘋果,蘋果老闆和蘋果五君子被如此對待,突然覺得或許以後再沒機會跟大家說一聲,我們是多麼的敬重你們!

你們為香港的固有所爭取的,現在已成一種特殊的「罪行」,我們只想說,香港人感謝你們盡力去存真,保存了大家心目中的香港!

在此時刻,只想告訴你們,香港人是不會忘記你們的好!

請好好珍重!即使你們作出任何決定,或被作出任何決定,香港人是不會怪責你們的,大家都了解到你們所面對的惡風惡浪,是如何極力地想把你們吞噬下去。

但歷史是一條長河,今天的勝利不代表永恒,蔡楓華有句名言:一剎那光輝不代表永恒,明白嗎?黑暗總會有盡頭!

無論是牆內還是牆外手足, 無論大家有甚麼遭遇,香港人都會知道如何自動埋位!

大家多珍重,好人一生平安!

其中一個香港人

天無絕人之路

面對越來越荒謬香港,我都唔知可以寫乜,今日唔知聽日事,活在當下,enjoy this moment,見一步就大大力踏前一步,有事就做,有位就撐,有蘋果就買。

我冇水晶球,亦都暫時諗唔到所謂解決方案,我只係相信一樣嘢:往往一度門閂咗,但係另外一個窗就會開。

P.S 感激所有堅守崗位蘋果仝人

我們還是愛你

社爸:

雖然你不像戴耀廷那麼會說理,但我們還是愛你!

雖然你不像李卓人那麼會喊口號,但我們還是愛你!

雖然你不像楊岳橋那麼會用三文兩語說話,但我們還是愛你!

雖然你不像譚文豪那雙天秤的手,抱着我和哥哥,但我們還是愛你!

雖然你不像朱凱廸那麼愛大地,但我們還是愛你!

雖然你不像林卓廷那麼會炆牛腩,但我們還是愛你!

雖然你不像范國威、譚得志那麼會繪畫,但我們還是愛你!

雖然你不像王百羽那麼減磅成功,但我們還是愛你!

雖然你不像呂智恆站在羅湖橋上的勇猛,但我們還是愛你!

雖然你不像林景楠那麼會照顧我們的生活所需,但我們還是愛你!

雖然你不像趙家賢那麼專注聆聽,但我們還是愛你!

雖然你不像黎智英那麼會摺紙,但我們還是愛你!

雖然你不像何俊仁那麼愛講解歷史,但我們還是愛你!

雖然你不像徐子見那麼會寫詩,但我們還是愛你!

雖然你像「傑斯」尹耀昇未有到機場送別,但我們還是愛你!

雖然你像岑子杰、陳志全沒有帶我們去看中區海濱的彩虹,但我們還是愛你!

雖然你像梁國雄、岑敖暉扔下另一半,但我們還是愛你!

雖然你像區諾軒那麼不懂操作器材(大聲公),但我們還是愛你!

雖然你像張可森那麼遙遠,但在媽媽的懷裏感到溫暖,我還是愛你!

雖然你被屈在牆內,父親節不可共度,但我們還是愛你!

你們當中有些還是年青的朋友,但是你們關愛社會的暖意,就像爸爸愛護子女一樣,那熱度讓大家破繭而出,你們永遠是我們的偶像!

自家人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