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NBA,扣人心弦,精采到不得了。那種精采,是種單看精華無法體會的精采;波,還是應該睇全場。
想問問有打籃球經驗的朋友,在比賽中半場落後22分時你會想甚麼?一般來說,輸夠廿分過外,集中力會散渙,爭勝心早消失得無影無蹤;喪失鬥志,腦海中或許只餘下快點結束的想法。順境波總是得心應手,運都有埋;不順手時,連四野無人走空籃都會炒粉。此消彼長下,中段大幅落後通常是狂瀉式慘敗的開始。鷹隊在東岸四強對76人時正正面對如此逆境,卻趁機上演一幕足以寫進季後賽歷史的大逆轉。
半場輸22分,最多落後過26分,鷹隊卻於第3、4節完成不可能任務。T楊格(Trae Young)帶頭打出幾段關鍵攻勢自是功不可沒,再看其他球員,看得出個個眼中有火。從換防時的補位速度和硬淨程度、從籃底頂位的寸步不讓、從爭五五波時每人走多少少的決心,鷹隊的勝利,其實是由這些不起眼的細節中逐少逐少拾回來。
談到有火,又怎能不提另一邊廂的杜蘭特(Kevin Durant)和保羅佐治(Paul George、圖)?KD在網隊對公鹿的第五回合開啟殺神模式,於K艾榮(Kyrie Irving)缺陣,夏登(James Harden)僅餘一半戰力下,以超級大三元領軍勝出,還打足48分鐘。PG則於西岸四強叫質疑和嘲笑他的人閉嘴,在隊友尼納特(Kawhi Leonard)受傷無法上場時,一力承擔勝負,連續兩場大爆發下帶領快艇擊退西岸頭號種籽爵士。
大幅落後,我們會氣餒;主將缺陣了,處於劣勢了,也可能會不時浮現放棄的念頭,都是人之常情。幸好這個世界還有體育,還有一班願意拒絕向命運低頭的人。他們告訴世人,再惡劣的形勢都有生機,再差的情況也不過是讓他們證明自己的舞台。他們能夠絕處逢生,源自甚麼?
其實,是源自在絕境時,仍然堅信自己不會輸的意志。加油。
伍家謙
多媒體工作者
周日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