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痹教師 撐30級樓梯探癌父

小兒麻痹教師 撐30級樓梯探癌父

【本報訊】「今年可能係同爸爸過嘅最後一次父親節!」自幼患小兒麻痹的何漢華(64歲),行動不便輸在起跑線上,父親對他不離不棄,小時候分外疼愛他,八兄弟妹中,只帶他一人去吃聖誕大餐,阿華努力讀書回報老爸,成功當上教師。他已為人父,深深體會當年老爸的付出,可是97歲老爸不幸患末期癌,時日不多,阿華不怕艱辛,撐上三十級樓梯探望,只望珍惜相聚的每一分、每一秒。

阿華於歲半時患小兒麻痹症,有一天,父親給他一元硬幣,他竟握不穩,何父心知不妙,帶他求診檢查,確診患小兒麻痹症,「爸爸知我行動不便,特別造咗一張開咗窿嘅凳俾我,用嚟訓練大小便!」

■看到父親精神不錯,何漢華也眉開眼笑。

苦學成材 延續父愛

八兄弟姊妹中,阿華排第四,父親每周兩、三晚帶他們到大角嘴必發道「掃街」、乘涼,「爸爸每次都俾我騎膊馬,食腐竹雞蛋糖水,得我有雞蛋,食滷味,我可以食最貴嘅鴨腎,哥哥細佬只食雞腳」,阿華說時無限回味。

在他10歲那年的聖誕節,父母更帶他到廣東道的中國餐館吃聖誕大餐,「一個大餐一元多,當年普通工人一日得兩、三蚊。」父親雖然沒有明言畫出腸,但他知道父親最好的總是留給他。

「我就驚佢大個搵唔到食呀!佢行路唔方便,手又有問題,比人家輸蝕好多」。97歲的何老伯憶述當年如何憂慮阿華,「佢(病癒)出院時軟癩癩,成舊粉咁樣,(當時諗)如果佢係咁樣,我惟有養佢一世啦!」為減慢病情惡化,他尋醫問藥,「針灸咗兩年,等佢啲(血)脈無咁快收縮!」

阿華雖先天缺陷,但將勤補拙,成功考上師範學院,畢業後任教中、小學,又曾在特殊學校當言語治療師、在教育局工作等,更如常人般結婚生子,何老伯老懷安慰說:「佢有今日成就,我好開心。」

不過,眉開眼笑背後卻有難言之隱,何老伯患末期直腸癌,每晚躺上床,能不能看到明日太陽升起,他不知道。阿華指,去年12月,醫生說老爸短則餘一個月,長則三個月壽命,「過咗大半年喇,好希望佢身體健康。」

面對父親時日不多,阿華更加珍惜眼前人,「對爸爸,任何嘢都可能最後一次!」、「今年可能係同爸爸過嘅最後一次父親節!」說罷他不禁流淚。

在老爸身上,阿華學懂父愛,並將這份愛延續下一代,阿華說,雖然自己行動不便,由兒子幼稚園至中學,他堅持每日送上學,時至今日,30歲兒子也不時要他「陪睡」,「佢話爸爸你今晚同我瞓啦,可能佢覺得有安全感,佢仲問我好多嘢,例如學校與同學交往等。」阿華以自身例子教導兒子將勤補拙的重要,「佢唔聰明,佢表哥默書溫習兩次就識,佢要十次,我同佢講,唔緊要,最緊要勤力。」兒子沒令他失望,靠自己努力拿獎學金讀大學、博士學位等。

■何漢華每次探望老父都要一拐一拐行上樓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