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昨新增一宗輸入個案,是連續第12日本地零確診。三名接種疫苗後有不良反應的人士較早前獲疫苗保障基金賠償45萬元,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昨透露,該三人都是接種科興,其中一名30多歲女子打針後出現嚴重急性過敏。
孔繁毅昨在電台節目表示,獲疫苗事故保障基金賠償的三宗個案均是接種科興疫苗,包括一名30多歲的女子出現嚴重急性過敏,及兩名50多歲的男女分別有貝爾面癱和普通過敏。三宗均是打科興是因為科興較早開始接種,故早期處理的個案較多是涉及科興疫苗。資料顯示,打疫苗後的嚴重急性過敏包括全身出疹、呼吸困難及休克等。
孔又表示,委員會三個月來共審視超過300宗疫苗後的異常個案,當中有約三成、即90多宗與疫苗接種有關或不能夠排除有關連,其中嚴重過敏反應只佔三宗,一人接種科興、兩人接種復必泰,包括出現面癱及吉巴氏綜合症等嚴重急性過敏,其他都相對較輕微。
政府較早前不再公佈無潛在關聯的針後死亡個案,孔繁毅稱,為保持疫苗接種計劃透明度,專家委員會正考慮微調公佈機制,有意每周公佈接種疫苗後14日內死亡或嚴重異常個案,例如年輕人患心肌炎的個案。預計會以新聞稿公佈事主年齡、性別、臨床診斷、接種的疫苗種類及初步評估與疫苗是否有關,集中每周公佈能避免訊息混亂。
他又表示,港大招募約50人參與混合式接種疫苗研究,暫時未見任何嚴重不良反應,下月中會有抗體水平初步數據,便可以推行混針,讓接種首劑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的人士可轉用另一款疫苗。
另外,昨日的輸入個案是一名19歲女子,6月15日乘坐BA031由英國抵港,入住九龍維景酒店檢疫,翌日即病發出現病徵,送院後確診及驗出帶L452R變種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