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國譴責緬甸軍事政變 冷戰後第四次 籲「防止武器流入」

聯國譴責緬甸軍事政變 
冷戰後第四次 籲「防止武器流入」

聯合國大會前日通過譴責緬甸軍事政變的決議,並呼籲成員國「防止武器流入」緬甸。雖然決議沒有約束力,但專家指出這是自冷戰結束後,大會第四次通過譴責軍事政變,亦是其罕有地作出類似武器禁運的呼籲,反映對緬甸局勢的重視。

聯合國193個成員國中,119個國家投下贊成票,僅得白羅斯投反對,夠票通過這份針對緬甸軍政府的決議案。議案包括譴責軍政府自政變起的「過度及致命的武力」,要求軍方「立即停止對和平示威者採用武力」,尊重去年大選結果,恢復該國民主過渡,並釋放原國務資政昂山素姬等出於政治原因被捕的人士。另外,決議亦呼籲成員國「防止武器流入」緬甸。

白羅斯反對 中俄棄權

表決中有37個國家選擇棄權,包括中國及俄羅斯,為緬甸兩個主要武器供應國。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表示,緬甸當前的問題是政治轉型進程中的一個波折,屬於緬甸內政,能否妥善解決取決於緬甸自己,籲各方尊重緬甸主權。

聯合國緬甸特使布爾格納在表決後警告,逆轉軍事政變的機會正在收窄,地緣威脅亦在增加,警告該國出現大型的內戰風險。成功連任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則表示:「我們不能活在一個軍事政變已變成常態的世界。這是完全不能夠接受。」

由於此項決議無約束力,令外界質疑力度過輕。代表緬甸民選政府的聯合國大使覺莫敦坦言,對於大會花這麼長的時間,才通過他認為「已淡化」該國形勢的決議,感到失望及遺憾。據緬甸監察組織「援助政治犯協會」(AAPP)及聯合國統計,自軍事政變以來,已有逾860名平民喪命。

無約束力 覺莫敦失望

不過,歐盟駐聯合國大使科斯格則形容,這項決議傳遞了「強而有力的訊息」,亦是迄今為止對緬甸局勢最廣泛及最大型的譴責。他解釋指,此反映聯合國已不承認軍政府的合法性,並在世人的眼前展現出軍政府已被孤立。

智庫「國際危機組織」聯合國總監高恩亦指出,自冷戰結束後,聯合國大會僅就三次的軍事政變作出譴責;上一次已是2009年的洪都拉斯。高恩認為雖然軍政府不會理會這項決議,但這將使其更難與他國實現關係正常化,亦無法讓政變變成合法。高恩解釋,決議罕見的呼籲「防止武器流入」,措施類似冷戰期間針對以色列及南非的武器禁運及制裁。

國際特赦組織指,投票結果顯示,聯合國安理會15個理事國中有11個支持今次的議案,促請安理會立即讓議案成為強制性執行。

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