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疫情放緩 127宗確診月內最少

台疫情放緩 127宗確診月內最少

台灣疫情放緩,昨天僅錄得127宗本土確診,另有一宗境外移入,新增20人死亡,確診個案是36天來最低,亦是連續七天確診數在200宗以下。

建議病患者「好轉後才接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全台僅七縣市有病例,疫情往下發展,病例有控制在比較穩定的情況,但死亡個案仍多,主要是前一波病例高峯出現的結果,希望下周死亡個案可逐漸減少。不過,台中市昨有四人打疫苗後猝死,年紀最小為只有42歲男子,創疫苗猝死事件中最年輕個案。據悉該男子是小兒麻痹合併脊髓損傷患者,長期卧床,他在16日打疫苗,昨天凌晨5時被發現失去心跳,最終搶救不治。

目前打疫苗後猝死的案例最少有59宗,指揮中心昨回應指目前「尚無死亡個案被判定為與疫苗相關」,但建議「身體具狀況或慢性病情不穩定者,請於身體狀況較穩定後再安排接種」。突然多宗猝死事件亦嚇怕長者,各地都有不同「緩打潮」,特別在高雄昨早接種率不佳,全日目標是8,549人,但截至早上11時僅有1,713人接種。

台灣打針有七類人屬優先,75歲以上老人屬第六類,比老人更優先有醫護人員、政府防疫人員及前線工作人員等。台中市長盧秀燕前日打響第一炮,不理中央反對,決意將1.3萬名鄰長列入「政府防疫人員」及「前線工作人員」名單,可優先接種疫苗。台灣衞福部本認為鄰長不合資格,但昨日「轉軚」稱鄰長有協助防疫事宜,接受台中做法,高雄市未來仍可能仿效台中做法。

台灣蘋果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