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清晨從手機的《蘋果》新聞push,得知《蘋果》五個人物包括張劍虹、周達權、陳沛敏、羅偉光和張志偉被警方拘捕,對我以及很多行內人來說,他們不僅是一個個名字,卻是有聲音、有眼神,有對話記憶的人。
國安法頒佈至今未夠一年,國-安-法三個字卻把香港人的生命徹底摧毀,我向來投票給他的人被拉進了監倉、多年來做新聞會打電話問他回應的人正被拘留、上兩年記協晚會跟她一起朝黃耀明瘋狂大叫的人被拘捕、以前出糧給我的老闆被鎖上了手銬,香港由歷史上一處明亮的地方,變成了一塊泥漿田。如今香港人買了26年的報紙、那個你每朝起床時總會掃一下、每晚睡覺前也會看一看,一日裏頭它反覆跳出跳入你意識層的《蘋果日報》,被李家超說成是「罪犯」,並呼籲香港人跟它「切割」。
《蘋果》五子被捕頭十七小時,香港人陷入了無言和死寂當中,大家靜靜的在電子平台睇新聞、share新聞,喊加油的聲音很小也很少,因為打氣的語言和文字都顯得太廉價。平時擾人清夢的WhatsApp、Signal,是一片水盡鵝飛,大家說不出話哭不出來,沉默是當下每一個香港人。
直到夜晚十一點幾,直播傳來蘋果大樓的畫面,看見執總林文宗在改稿、美術在排版、影印機轟隆轟隆把報紙蘸滿油墨吞吐出來。兩個鐘頭後,畫面變成旺角街頭,《蘋果》記者問一個買《蘋果》的香港人有什麼想跟《蘋果》人講,他說:「唔講加油啦,未盡力才要加油,你哋都盡晒力,唔使加油。」
五子被捕後26小時,我在把屋企附近兩公里的街道都走遍,很艱難才買到一份《蘋果日報》。50萬份報紙洛陽紙貴,就算是結局,《蘋果》和香港人所擺的姿勢,依然十分豪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