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用華府全部力量」美擲250億抗疫 加速研新藥、療法

「動用華府全部力量」
美擲250億抗疫 加速研新藥、療法

美國政府宣佈開展「防疫抗病毒計劃」,將投放32億美元(約250億港元)加速研發藥物及療法,以應對COVID-19及其他將來可演變成大流行的病毒。

白宮傳染病顧問福西表示,此計劃將動用「全個華府的力量」,加速潛在藥物的臨床測試,並為今次疫情研發新一代療法。華府聲明亦指,美國國家衞生院(NIH)將「評估、優先及推進」抗病毒藥物進行第二階段的臨床測試,並「指導候選藥物沿着發展道路前進」。

抗疫口服藥進行測試

美國藥物管理局(FDA)至今只緊急批准使用瑞德西韋作治療藥物及三項抗體療法。福西認為,研發新藥物是疫苗以外,應對疫情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對於一些因身體出現某些狀況,令其可能面臨更大染疫風險的人士而言,接種疫苗未必能產生足夠的保護效果。藥物亦可作為對抗變種病毒的重要防線。不過,他亦強調,疫苗是美國抗疫計劃的重要武器。

NIH總監柯林斯則指,美國在研發疫苗及檢測技術的發展迅速,反映當公共機構、私人企業等的資源結合起來時產生的威力。當局將利用相同的優勢,為開發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建構成一個平台。

現時多間藥廠正積極研發新藥,新計劃將有助加速臨床測試的進度。默克藥廠與Ridgeback Biotherapeutics正共同研發,一種名為「molnupiravir」的口服抗病毒類藥物。藥廠早前預料,將於今年秋季取得大型測試結果。早期研究顯示,若患者在感染初期服用此藥,可有助防止病情發展至嚴重階段,繼而降低入院的機會。華府上周已宣佈若證實此藥物安全及有效,將會購入170萬劑。另外,輝瑞及阿斯利康等亦在測試新藥物。

同時針對潛在病毒

除了今次疫情,新計劃亦旨在發展針對可演變成大流行病毒的療法。福西指出,目前不少有爆發疫情潛在危險的病毒,包括伊波拉病毒、登革熱、中東呼吸綜合症、西尼羅河病毒等,至今只有少量療法成功被研發。

計劃資金來自早前國會通過的1.9萬億美元(約14.8萬億港元)的紓困方案。其中,3億美元(約23.4億港元)用於研究及支持實驗室工作,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用於作臨床前及臨床測試,12億美元(約93.6億港元)用來創立藥物研發小組,7億美元(約54.6億港元)將撥予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與(NIAID)與衞生部旗下的生物醫學高級研究和發展局(BARDA),用作開發及生產藥物。

美聯社/美國財經頻道CNBC

■福西表示,防疫抗病毒計劃將動用「全個華府的力量」。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