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拜登在這次美俄峯會的目的,是想穩定美俄關係,讓他減後顧之憂集中精力佈局對付中國,基本上他已達到目標,但仍有暗湧。
《華盛頓郵報》指拜登吸取了之前三任總統跟俄羅斯關係高開低走的經驗,峯會前強調沒期望,會後雙方的確對大多數議題立場南轅北轍,卻達成關於限核談判的聯合聲明,並同意雙方大使回崗位和展開網絡安全磋商,帶來小小意外驚喜。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特約編輯西里扎(Chris Cillizza)指,拜登在峯會後記者會撇除罵CNN記者的一幕,全程淡然應對,不見國內跟記者互動時的活潑,答問又比普京簡短,又多次迴避他跟普京個人關係的提問,稱「這非關信任,而是關於自利和自利的核實」,向普京傳達的訊息是「成年人已回來話事了」。
拜登這次歐洲行也嘗試描述俄羅斯並非美國的直接對手,而是中美逐鹿世界的配角,曾向隨訪記者指「俄羅斯今時不同往日,正被中國擠壓」。助手解畫指拜登是想向普京發出訊息:他的所作所為令自己孤立。但分析家指此舉或令普京覺得是侮辱,招來反彈。特朗普政府前顧問莫里森(Tim Morrison)說:「政府想緊張降溫,我不清楚普京是否想這樣。他可以打的全是攪局者的牌。」
《華盛頓郵報》/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