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傳媒高層被捕更可怕,係執法者回應記者嘅提問。當傳媒被選擇性褫奪傳媒嘅資格,由執法者去定義,然後話事件冇針對傳媒,只係針對「呢間公司」,然後再拋出一個新term:「正常嘅新聞機構」,究竟一間傳媒,點樣、幾時會變成唔係傳媒?外國投資者識睇英文,但未來要有英文嘅香港財經新聞睇,就要有賴執筆者嘅勇氣。
買股票要有勇氣承擔損失,但未來連資訊提供者都要付出勇氣,但唔代表提供資訊服務會出現溢價,久而久之就少咗有用資訊,損失,就係投資喺呢個市場嘅投資者。
執法者面對記者,未能向公眾披露邊一種文章會觸犯法例、邊一個身份會有機會被捕,白色恐怖自然限制言論。
港股估值長期低迷,市賬率低至接近1倍,絕非環球主要金融市場嘅應有估值。美股、A股升,港股唔升;美股跌、或者A股跌,港股一定跟弱邊走,已經成為民間智慧,其中一個間接原因,係投資者對於呢個市場嘅制度信任程度,出現負面嘅改變。呢個無形、間接嘅因素,不經不覺咁,就會形成同美股出現強大差距,呢個差距,係唔單止外資,同時亦係明眼嘅大陸投資者沽出來的。
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