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務合作維持威懾力 美售台百億元軍備

防務合作維持威懾力 
美售台百億元軍備

台美已簽署兩項軍購合約,包括「遠程精準火力打擊系統」及「導彈乙批」。台媒引述軍方人員透露,前者所指為「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HIMARS),後者則是「岸置魚叉導彈系統」,皆符合台軍要求機動、不對稱戰力的能力。而這兩項合約總值達486.9億元新台幣(下同,約136億港元),是去年10月美國宣佈對台出售的武器的項目。

台灣國防部披露的新決標案指出,台駐美軍事代表團已與美在台協會(AIT)簽署兩項軍購案合約。其中執行機關為陸軍司令部、地點為桃園的「遠程精準火力打擊系統」,金額96.2億元(約26.9億港元),合約於本月1日生效,預計2027年底前完成。 另一項合約為海軍司令部所屬的「導彈乙批」,未有具體說明導彈型號,金額達390.7億元(約109.3億港元),今年5月19日生效,預計2028年底成。兩項合約均未指明具體內容。軍方人士表示,「遠程精準火力打擊系統」為「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而「導彈乙批」則是「岸置魚叉導彈系統」(HCDS),相關細節已編列於機密預算中,故屬於機密,不便透露。

解放軍機再闖空域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DSCA)去年10月21日宣佈對台出售11套「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M142發射器、64枚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M57戰術導彈等;同月27日再宣佈美國國務院同意出售魚叉海岸防禦系統予台灣,其中包括400枚RGM-84L-4魚叉II型地面發射導彈、4枚RTM-84L-4魚叉II型演習導彈、411個集裝箱、100套魚叉海防系統發射器運輸器等。

台灣宣佈簽署軍購合約的同時,解放軍在台海亦動作頻繁,派出七架軍機闖入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的西南空域。解放軍出動的機種包括一架次運-8遠干機 、兩架次殲-16戰機及四架次的殲-7型戰機。台空軍則派空中巡邏兵力應對,以廣播驅離,期間防空導彈亦對闖入軍機追蹤監視。是次為本月15日28架解放軍戰鬥機、轟炸機、反潛機及預警機擾台後,本月再有多機型、多架次軍機陣容擾台。

■魚叉海岸防禦系統的最大作戰範圍達130公里。

美稱應對北京威脅

美國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提名人拉特納(Ely Ratner)昨表示,近期解放軍活動增加,誤判風險提高,須確保美台防務合作,與中國構成的威脅相稱。他強調,中國的表現,顯示其不願和平解決兩岸分歧,美國必須保持警惕,維持在該地區的威懾力。

中央社/台灣蘋果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