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疫情有回穩趨勢,令最新失業率稍有回落。本港今年3至5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6%,連續三個月下跌,重返近一年前水平。就業不足率由3.3%下降至2.8%,失業人數亦由24.75萬人下跌至23.33萬人,減少約1.42萬人;同期就業不足人數則由12.66萬人下跌至10.74萬人,減少約1.92萬人。
與上期比較,今年3至5月間,大多數主要經濟行業的失業均見下跌,其中建造業以及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有相對明顯的跌幅。就業不足率方面,下跌主要見於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運輸業,以及藝術、娛樂及康樂活動業。
按行業分析,與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即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合計的失業率下跌0.5個百分點至9.4%,當中餐飲服務活動業的失業率下跌0.8個百分點至11.3%;同時,建造業失業率下跌0.6個百分點至10.3%。雖然上述行業就業情況改善,惟失業率仍在高位徘徊。
香港總商會總裁梁兆基表示,香港失業率過去一直攀升,即使近月香港經濟受外貿帶動而好轉,但不少本地行業的就業情況仍相當低迷,令行業分化大。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指,隨着經濟復蘇和本地疫情減退,勞工市場3至5月進一步改善,市場壓力應會逐步紓緩。然而,全球疫情的演變仍然是主要不確定因素。由於不同行業的復蘇步伐不一,部份行業的失業率或需較長時間,才能返回疫情前的水平。
至於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重申,本港就業市場雖見改善,但與疫情前幾近全民就業的狀況相比,還有很大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