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感的季節 - 蔣芸

傷感的季節 - 蔣芸

不僅是逢端午節,其他的節日所準備的生果也要取其好意頭,要備有五紅;茘枝、葡萄、西瓜、車厘子、蘋果,尤其最近看到YouTube上有一則教人以蘋果、紅棗、蜜糖、糯米醋泡製而成的去脂茶,更覺蘋果這一紅的不可或缺。

最喜歡的水果多和童年的記憶有關,那是蓮霧、芒果、桂圓、番石榴、番茄,是的,沒有搞錯,番茄一直是我最愛的水果,生吃比煮熟的好吃,煲牛尾湯、羅宋湯中所放的番茄一定比食譜上教人放的要多得多,番茄味愈濃其味愈合口味,也是因為嗜其味之酸中帶甜吧,特別開胃。

今年端午沒有過節、沒一如往年般去先訂好糭子,只準備了五紅果,也許失望居多,香港所能買到的各種糭子中,廣東、潮州、上海,甜的、鹹的、特製的梘水糭,這些卻怎麼也比不上台灣南部古都台南那地道的鄉土糭,而且它一年四季都受大眾食家歡迎,凡吃過台南糭的只能說是曾經滄海,其他的再好味也都不入法胃。先入為主的偏食習慣作祟吧,寧可不吃也不肯退而求其次。

而我年年逢此節特別傷感,今年更添悲傷,遍插茱萸所少的何止一人二人三人四人?中學時期有位特別鍾愛我的同學的母親,為我而包的糭子,六十多年後仍不能或忘,她母親和我的至交同學如今已先後作古,從此更怕吃糭子,還怕思念起已離開人世的至親家人和好友們。

人間別久不成悲,日日月月年年人間又添新魂,兒時的記憶加上離家之後的記憶再加成長後的記憶,還有老去歲月的惘然記憶,一層層、一樁樁、一件件,築構而成的是已不成曲調的悲歡歲月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