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館解封後 編採部物品散落各處

報館解封後 編採部物品散落各處

【特寫】蘋果日報大樓昨日下午解封後,趕忙回館,心裏忐忑不安,從同事口中聽說某部份記者的電腦硬碟被沒收。踏入編採部,盡是陌生的臉孔,都是到來採訪的行家,他們正在我們的位置拍攝和採訪。來到工作桌前,雖然已有心理準備,但依然感到震撼,書本、文具、報章散落各處,凌亂不堪,桌上更貼着一張寫上證物編號的貼紙,而在貼紙旁,卻放着一本書,是前輩鄭明仁贈閱的《淪陷時期香港報業與「漢奸」》,書本原來放在不當眼處,卻被找出來放於桌子正中央。

同事們點算物品,除了電腦,東西大致也在,只是桌子都是相當凌亂,新聞資料、報紙被翻亂,大家都在努力回想電腦內有沒有敏感的東西、採訪資料等。其實電腦已是空殼一個,早在去年警方第一次搜查蘋果大樓後,大家已沒有在電腦內留下任何重要資料,但一些工作上的新聞資料,還是有的。

與港人並肩捱至最後一刻

到底警方以怎樣的準則來決定哪部電腦是證物?是否需要事先表明哪篇文章干犯國安法而某記者有機會是涉案者?港聞專題組所有同事的電腦都被沒收,我們站在桌子前,茫然、憤怒、無奈,但稿還是要寫的,只能借鄰組同事的電腦。

電話響起,是行家打來的,說要做訪問。如此世道,當報道者也成為被報道的對象時,這個社會必然出了問題。幾個月來,《蘋果日報》將會被取締的消息甚囂塵上,再加上兩次如此具規模的搜查,「為甚麼不離開」的問題經常被人問到。記者沒有比任何職業神聖,我們只希望默默地報道真相,只是一直堅持做對的事。在充斥着謊言的世界中,真相就是一種威脅;在黑暗中,磊落、真誠的生活,就是一種反抗。這是書上寫的,亦是香港當下的寫照。

下午又突然傳來消息,說要在指定時間內移除干犯國安法的報道,同事們茫無頭緒,到底是哪些文章?無從得知。多麼荒謬的一天,扣查沒有意義的電腦,下令移除沒有說明的文章……面對荒謬,我們已無路可退,只能堅守每天磊落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