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人撐立法禁性傾向歧視

六成人撐立法禁性傾向歧視

雖然近年社會對性小眾接受程度提高,但有關注組織直言,何君堯的反同言論正正反映社會對性小眾的不友善態度。該組織每月至少接獲兩、三宗在生活或工作上受歧視的求助,希望政府能盡早就性傾向歧視立法,減少同類情況發生。

本港同志社群「香港彩虹」接到Sam的求助,行政主任LC形容Sam求助時情緒低落,需傾訴及疏導情緒。LC指本港只有少數社福機構有性小眾輔導服務,針對青少年亦更少,協青社為其中一個,對其遭遇感到痛心。他指以往性小眾長時間受忽略,近年社福界開始了解到其需要,不少社工接受相關培訓,惟今次事件反映相關機構輔導人員培訓未足夠。

對於香港性小眾是否受平等友善對待,LC認為仍存在改進空間。他以今年3月一名跨性別人士到內衣店試身被歧視為例,該名已完成性別重置手術的「跨女」到連鎖女裝內衣店試身被阻,事主向平機會投訴及公開事件後才獲店方致函道歉,及承諾加強培訓職員。

有醫生拒為女同志檢查

香港彩虹不時接收相關求助個案,近年每月至少有兩、三宗,不少屬性別暴力,令性小眾基本權益難受保障。LC舉例,有女同志希望進行抹片檢查,但婦科醫生以沒異性性行為為由拒絕,剝奪其權利;亦有女同志因打扮中性,於職場上被同事「細聲講大聲笑」。

縱言性別歧視與暴力存在,LC認為香港對性小眾的態度已改善,他以立法禁止性傾向歧視諮詢數字為例,1995年諮詢結果顯示反對人數達八成,但2020年支持人數反而高達近六成,反映大眾對性小眾的接受程度增加,希望當局能加快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