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聲稱有助減肥及降低血糖的減醣電飯煲近年成為人氣家電,消委會卻發現,逾一半被測試減醣電飯煲煮出的米飯,碳水化合物含量比傳統電飯煲米飯高0.6%至16.5%不等。衞生署提醒糖尿病患者,不要依賴減醣電飯煲來控制病情。
消委會測試市面11款減醣電飯煲,售價由738元至2,388元。測試方式包括按照各款減醣電飯煲說明書煮出減醣飯,及用傳統電飯煲煮出正常飯,然後比較包括糖及澱粉質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結果顯示,六款煲的減醣飯,碳水化合物含量比正常飯高,其中金樂飯煲煮出的減醣飯更較正常飯多出16.5%醣。而只有兩款煲的減醣飯碳水化合物含量顯著減少,包括售價最貴的Thanko減幅達37.6%,及Thomson減少26.6%,其餘三款減幅低於一成。
九款受測試的減醣電飯煲兼具「正常模式」及「減醣模式」,但消委會發現,就算以正常模式煮出米飯,碳水化合物含量平均比傳統電飯煲高12%。若將同一款煲的兩種模式煮出米飯作比較,五款減醣飯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比正常模式減少10.1%至45.3%。但寶康達的減醣飯,碳水化合物含量反比正常模式高1.7%。由於減醣電飯煲的原理是利用水份將米的澱粉質沖走,減醣飯水份含量也較高,增幅由6.7%至31.6%,愛吃較乾身米飯的消費者未必習慣吃減醣飯。
衞生署指出,減醣電飯煲表現參差,部份甚至沒有明顯效果,不建議糖尿病患者依賴減醣電飯煲來控制病情。而米中部份營養素亦會在烹煮時同時被水沖走,令減醣飯的營養價值較低,或會妨礙兒童及少年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