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安法落實近一年,香港美國商會不時表明對新法例的憂慮,影響美資在港營商環境,坦言有公司會員計劃撤港。香港美國商會會長早泰娜(Tara Joseph)昨表示,許多人認為國安法條文含糊不清,令外資陷入困境,希望港府安排閉門討論以釋除業界疑慮,但政府稱就此已清晰回應商界。
早泰娜昨晨出席《南華早報》「China Conference」論壇。香港電台引述早泰娜席間表示,認同法治對香港社會穩定十分重要,但對於不少外國企業以及員工而言,港區國安法的界線十分模糊,法例既是新的且模稜兩可,對可能涉及的事例難以理解,「這些例子可能令國際商界或公司陷入困境」。
她又指社會上有「外國棋子」、「外國勢力干擾」等說法,令商界感到不安,當外國企業及員工面對香港如此巨變時,需要時間摸索新法例。早泰娜認為,政府可為商界安排閉門討論,令商界明白如何面對有關困境及令商界會陷入困境的可能。
不過,同場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指,政府一直有聽取不同商會意見及舉行會面。他表示港府已清晰地向商界解答大量問題,期望能消除疑慮。
美商會上月針對內部會員進行去留意願調查,高達42%受訪會員正考慮或計劃離港,當時早泰娜表示這種情況前所未見。本港有不具名的保險業上市公司中高層表示,由於本港營商環境轉差,政治風險日增,其子女與妻子暑假期間已離港遷往新加坡,他亦計劃離職,轉至新加坡尋找新工作,「中共給予的掣肘越來越大,政治紅線無止境延伸。身為父母最擔心小朋友教育受扭曲及影響,要聽黨話跟黨走,故此最終決定在今學期完成後便離港」。
有銀行業管理層指,目前市況受多種不利因素影響,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更嚴格,採取如削減花紅、凍薪、減薪甚至裁員等應對方案,不利人才挽留,「收入減少,有唔少專才都會選擇返回英美等地,撤出香港」。毅知人力資源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表示,疫情下金融業空缺大減,幅度更較去年6月旺季大跌兩至五成,不少企業趨向聘請資歷更淺、人工較低的求職者,以取代部份海外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