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球受疫情影響,各主要央行去年均積極推出寬鬆貨幣及財政政策。隨着疫苗面世,全球經濟活動漸復蘇,供應短缺加上強勁需求,最終重燃了全球的通脹壓力。無論能源或基本金屬及農業等,整體價格明顯上漲,推升美國10年期平衡孳息率見2.5厘。
目前通脹仍是市場最擔憂問題之一。債券市場預測未來價格將繼續上揚,顯示市場預期通脹將繼續上升,但聯儲局則對此保持樂觀的態度,並表示還有一段相當的時間才會收緊政策。但事實上,若就業和通脹數據持續上升,聯儲局有可能「改口風」。
不過,即使「收水」,估計沒有「恐慌」。事實上,今天的宏觀狀況與2013年的「收水恐慌」前的情況非常相似。參考2013至2018年聯儲局貨幣政策正常化時期的數據:首先,美國孳息率上升並不導致市場進入調整。隨着加息預期被消化,企業盈利上升支持股市走勢,其中股市在整個加息周期中更出現反彈。其次,在利率上升時期,債券表現不一定不理想;尤其是利率上升是由經濟增長推動時,風險資產將有更強勁的表現。
股票方面,金融業將因利率上升導致淨息差擴闊,並且經濟活動加強而增加貸款收入。債券方面,能源相關、全球鋼鐵和鐵礦石,以及歐洲銀行AT1和保險RT1,將受經濟增長、大宗商品價格上揚和孳息曲線陡峭而受惠。因此通脹並不一定是市場的不利因素,投資者應為「收水」和加息的可能性作好資產配置,好好把握良機。
星展香港投資總監辦公室(北亞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