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
【本報訊】困擾恒大(3333)的債務危機近期有越演越烈之勢。據內媒報道,遼寧省政府已與恒大討論國資入股其有份參股的盛京銀行(2066)事宜,但雙方尚未談攏。據消息人士指,是次安排旨在稀釋恒大所持股份,改變現在恒大控制盛京的局面。預期若恒大失去盛京的控制權,日後要從盛京融資的難度將會大增。
目前恒大持有盛京36.4%股權,是盛京銀行最大單一股東,而瀋陽市政府國資委持有5.45%。據財新傳媒旗下「我聞」報道,遼寧省政府計劃安排國資入股盛京銀行,從恒大手中取回盛京的控制權,但雙方因某些原因尚未談攏。
是次股權變動,令人聯想起今年初遼寧省政府的另一計劃,要將省內不包括盛京在內的12間城商行合併成為遼寧銀行。不過,據本報向熟悉內地事務與恒大的人士了解,他估計今次政府要掌控盛京的原因,是恒大與盛京之間的千億違規貸款金額太大,觸動政府神經。恒大及盛京未就事件置評。 iFast Global Markets副總裁溫鋼城認為,國資若入股盛京,可能會令恒大日後通過盛京銀行取得融資的規管壓力加大,過去的融資也較易被翻舊賬。雖然這不代表一定出問題,但掣肘將無可避免加大。
受事件影響,盛京昨日大跌5.4%,報7元;恒大亦跌2.5%,報10.94元。據彭博數據,恒大美元債走弱,2024年到期、票息率9.5厘的1美元面值債券跌1美分,至72.7美分,創近14個月新低;2025年到期、票息率8.75厘的1美元面值債券跌0.6美分,至69.7美分。
財新早前曾經報道,中國監管部門要求主要債權行對恒大債務敞口開展壓力測試;銀保監正調查恒大與盛京銀行之間的逾千億元交易,恒大作為盛京大股東向盛京發債,取得資金再增持盛京,令盛京直接或間接渠道向恒大輸血,被指涉及違規向其提供貸款。上月,盛京上海分行被處罰合共近552萬元,主因涉及違規向關係人發放信用貸款。
恒大曾發聲明稱,與盛京開展的金融業務均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公司成立25年以來,從未出現過借款利息晚付、本金逾期歸還情況,又否認監管機構要求其債權銀行進行壓測,並表示生產經營一切正常。
除了恒大以外,其主席許家印所屬的「鋤Dee會」多名成員均為盛京股東,包括華人置業(127)劉鑾雄夫婦、「重慶李嘉誠」中渝置地(1224)主席張松橋、鄭裕彤家族、「仙股大王」孫粗洪、維他奶後人、股壇名人莊友堅太太羅琪茵,以及百仕達兼眾安在綫(6060)大股東歐亞平。
另恒大物業 (6666)昨舉行股東大會,惟公司稱管理層不在港,故未現身。公司上市後首份業績顯示,純利按年大升1.8倍至26.5億元人民幣,惟公司稱仍處於業務快速擴展階段,不建議派末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