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中共憑何塑造「可信、可愛、可敬」新形象?(古立)

蘋論:中共憑何塑造「可信、可愛、可敬」新形象?(古立)

天水圍17歲女學生確診,驗出變種病毒;其基因排序與鄰近地區及世衞包羅全球數以十萬計樣本的資料庫有別;而檢測過其140名緊密接觸者,結果皆呈陰性。病毒源頭成為懸案。病毒偵探袁國勇教授是以御駕親征到女學生屋企、補習社所在的工業大廈、光顧過的寵物店巡查;點出三個可能傳播的途徑:一、人傳人,二、動物傳人,三、物傳人;當中以人傳人的嫌疑最大。可是經過實地調查,病發至今兩個禮拜,猶未能鎖定源頭。鍥而不捨,所謂者何?

林鄭堅拒重建社會互信

袁教授指出,達七成病患並無病徵;不揪出病毒源頭,加以圍堵阻截切斷傳播鏈,將如同任由這些隱形病患在社區四處播毒,隨時導致新加坡或印度般的爆發;其威脅實與隱形計時炸彈無異。袁教授尋根究柢體現的科學精神與治病於源的道理同出一轍。

體味袁教授的苦心,大家將不難明白,白宮換了主人,何以拜登猶依循特朗普路線,勒令情報單位限時找出Covid-19病毒的源頭。拜廣泛接種新型核酸疫苗之賜,美國的疫情無疑已然受控,然而一如天水圍女學生的變種病毒,導致武漢爆發的疫情之病毒源頭至今猶無定論;病毒到底是如袁教授在2020年1月所言,經蝙蝠般的動物傳人;或如美國某些科學家所懷疑,病毒是經武漢實驗室改造、不慎洩漏、遺禍全球,至今猶莫衷一是。

邇來病毒是經實驗室改造之說甚囂塵上,皆因武漢實驗室的專家石正麗在2017年發表論文,宣稱成功重組沙士病毒基因,由是觸發疑慮,實驗室進行基因改造加強病毒傳播力(gain of function)的研究,而其防漏規格不達標,以致闖禍。石正麗新近向《紐約時報》澄清,其研究旨在加強人體防禦病毒的能力,別無其他。咬緊武漢實驗室唔放,並非跟中國過不去,只是不溯本追源,又安能找出預為防範的辦法,制止新的病毒如Covid-19那樣彈指間奪走數以百萬計的性命?一如袁教授所言,聽之任之將後患無窮也。

修例送中置香港於萬劫不復之地。前終審庭大法官李國能本着袁教授治亂於源的科學精神,倡議由法官領導的獨立調查委員會,查明真相以促進社會和解。李官治病救人之議且得到社會上下差不多一致的支持。可是打從第一天起,林鄭卻堅決拒絕走出此重建社會互信必不可少的一步。

互信欠奉無以立足國際舞台

互信欠奉,林鄭個人民望固然潛落萬丈深淵,尋且禍及防疫、抗疫工作,起初啟人疑竇,以致人們抗拒參與病毒檢測、裝設「安心出行」追蹤軟件;即使新型核酸疫苗成效極高,人們可卻步不前;缺乏互信而搞其大陸式群眾運動谷針其效果更適得其反,以致寶貴的疫苗有過期失效之虞。互信破產之禍害不可謂不大也。

哪怕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四大自信」全不缺的習近平顯然亦體認到互信欠奉,將無以立足於國際舞台。在上個月底,他是以向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新的批示:改弦易轍,放下戰狼姿態,以「謙遜謙和」為對外宣傳的新基調,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新形象。三者之中,「可信」行頭,端的可圈可點。

不幸言猶在耳,距香港不到一百哩之遙的台山核電即傳出有隱瞞洩漏輻射之嫌。觀乎其往迹,中共要在資訊時代建立「可信、可愛、可敬」的新形象恐怕將難似登天。果真洗心革面、改過自新,又能不從開放武漢實驗室、公開病毒的源頭做起?果是「謙遜謙和」,又能不回到《中英聯合聲明》,從老老實實兌現「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莊嚴承諾入手?兩相落空,又何以言「可信、可愛、可敬」的新形象?

古立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