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聽見「哲人言行錄」(英文叫Lives and Opinions of Eminent Philosophers)這樣正經的書名,該已額角冒汗退避三舍,以為是離地哲學家悶到抽筋的講義,殊不知書中記載的,多是古代哲學界KOL的娛樂八卦,單看第歐根尼啪啪聲打柏拉圖的臉,已經值回書價。
柏拉圖今天貴為西方哲學祖師爺,但那個住在木桶的狂生第歐根尼,卻完全不把大師放在眼內,不但直指柏拉圖講學是「浪費時間」(katatribe),有次更帶着公雞踩場。話說柏拉圖把人定義為「兩腳無羽毛的動物」,大眾一致叫好,但第歐根尼聽見卻嗤之以鼻。
第歐根尼於是拔光一隻公雞的羽毛,帶到柏拉圖的學院,當着眾人面前說:「這就是柏拉圖的人!」從此,柏拉圖對人的定義就多加一項,「要有扁平指甲」(platuonuchon)。第歐根尼貌似胡鬧,其實頗有深意:人總喜歡定義事物,再由定義引伸道理,可是語言有其局限,定義亦有漏洞,若對定義過於拘泥,往往就會推出荒唐的結論,像那隻脫毛公雞。
不事王侯的第歐根尼,除了叫亞歷山大借歪,還有一句嘲諷柏拉圖的金句,同樣使我擊節。有次柏拉圖看見第歐根尼在洗菜,便走過去細細聲說:「如果你拜見狄奧尼西奧斯,就不用在這裏洗菜了。」(狄奧尼西奧斯是敘拉古僭主,柏拉圖曾謁見他,一心想當帝王師,但失敗了。)第歐根尼的回應也是同樣細細聲的:「如果你在這兒洗菜,就不必拜見狄奧尼西奧斯了。」若故事屬實,柏拉圖的情操確實不太高尚。
第歐根尼屢打柏拉圖的臉,我覺得最響亮的一次,是有人罵第歐根尼:「你要乞食,柏拉圖則不用乞。」第歐根尼馬上引了一行荷馬的詩答道:「不,他也乞食,只是他『交頭接耳,沒有讓人聽見。』」大概是嘲諷柏拉圖誇誇其談講「理型」,只是暗中混飯吃的勾當。習慣仰視偉人的我們,如果沒有第歐根尼的珍貴角度,又怎會想到柏拉圖也是「乞兒」呢?說穿了,歷史也只是一堆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