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台灣家●宣誓的後遺症

有個台灣家●宣誓的後遺症

今天在facebook看到台灣移民公司分享的訊息,提到最近香港和澳門居民在申請台灣居留的表格上新增了一個選項,需要申請者表明是否曾任職香港或澳門的政府部門?有否宣誓或簽署聲明擁護基本法和效忠港澳政府?

再看帖文下的一堆留言,有人真的表示,自己曾經任職香港政府部門,最近在申請台灣居留證時,被台灣政府要求多次補文件後申請終於被拒絕!這完全就是台灣人的做事作風,有些潛規矩永遠沒有白紙黑字的說可以或不可以,好處是往往讓大家留有很多希望和幻想空間,當然壞處就是浪費了很多人的寶貴時間,碰了一鼻子灰卻死因不明。

以前在香港做測量師的時候,很多朋友和舊同學也在政府部門工作,這個堪稱為鐵飯碗的工作,想當年大學畢業的時候,幾乎全班都爭着去面試,聽說最後只有拿一級榮譽的幾個尖子學生,才有幸躋身政府部門實習生的行列。

收緊移民政策 明顯的政治取態

時移世易,今天依然堅守在香港政府部門工作的同學們,幾乎都成為了香港的中產階級,看起來還是生活穩定、衣食無憂,年假存着一大堆,面對着這幾年香港出現的中產移民潮,在政府部門留守的專業人士,看來升遷機會增加不少呢!

當然,食得鹹魚抵得渴,面對着穩定收入和熟能生巧的工作模式,如無意外的,大家都是朝着「做到退休」的方向慢慢邁進。香港政府要求公務員簽署的那一份宣誓效忠基本法的宣言,我身邊認識的朋友,有一些不假思索便馬上簽下來,有一些卻始終無法說服自己,哪怕要捨棄年薪過百萬港元的豐厚穩定收入,最後仍憤然退出公務員的行列,移民外地。

看到那篇居留證聲明報道時,其實也讓我心頭一揪。曾幾何時,移民台灣彷彿是無人問津,或者只有退休人士才會考慮的地方,到近年一輪香港人移民台灣的熱潮湧過來,因為那時候台灣還算是移民門檻比較容易達到的國家之一。當然英國BNO移民潮的出現,就幾乎把台灣的風頭幾乎完全蓋過,很多本來正在努力申請移民台灣的家庭都紛紛轉軚,投向不用資金、不用投資的英國懷抱。

大門不會常開 存滿彈藥或太遲

一個國家,本來就不可能對有意移民的人來者不拒,世上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義務或「老奉」要讓香港人扶老攜幼地一家移民去,要考慮新移民對國家的貢獻和效益,這是一個負責任政府理所當然的把關,面對香港人移民潮,台灣政府逐漸收緊移民政策是無可厚非的,不過這次的收緊政策不再只是經濟考量,還是一種開宗明義的政治取態。

或許,現時香港人在考慮移民台灣的時候,已經要從問自己「想不想」變成「能不能」?

有誰想過,香港人慢慢要面對被其他國家拒諸門外的事實?有些國家仍然大開中門的,背後可能是靠一班勇士拚命抵着換來的,這也不可能是一道永遠打開等你想來就來的大門。

甚或有一天,當有些人還以為可以再拼幾年,把彈藥存好存滿後再走也不遲的時候,才驚覺原來這世界沒有等着他迎頭趕上,自己已經慢慢變成只能被選擇的人。

這一張申請表就是香港人鐵飯碗背後的掙扎。

Cass(King Kong 媽媽)

80後土生土長香港人,三個小男生的媽媽, 2017年舉家移民台灣, 重新出發,在台灣經營着四家餐廳。 著有《King Kong全職爸媽大作戰》和《移民台灣大作戰》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