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G7五劍指中國 對抗會否軍事化?(李平)

蘋論:G7五劍指中國 對抗會否軍事化?(李平)

周日在英國結束的七國集團(G7)峯會發表的聯合聲明,長約2.4萬字,其中直接談及中國的約300字,包括非市場政策、新冠肺炎溯源、新疆人權、香港自治和台海和平,雖是罕有的表態,但着墨不多,更沒有明確的對應策略,會否如香港網民所質疑說過當做過,不得而知。反而,中共的反應相當激烈,官方狠批G7顛倒是非、橫加干涉、居心險惡,網上更是新八國聯軍、五劍指中國之聲不絕,恨不得與西方列強開戰,一逞中華民族復興之威。

中共越高調反對越表明自己心虛

G7峯會聯合聲明所提及的中國政策,立足點是經濟競爭而非政治結盟對抗。被中國媒體形容為指向中國的五劍,包括批評中國推行非市場性政策和措施;呼籲在中國進行第二階段疫症溯源調查;呼籲中國尊重新疆人權和自由;呼籲中國尊重《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訂明的香港權利、自由與高度自治;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鼓勵和平解決兩岸問題。

如此所謂五劍指中國,只有經濟政策是批評性的,對策上的擴大國內基建、Build Back Better World(B3W,重建更好世界)、G7數碼技術合作框架等,更被中國媒體、網民譏笑抄襲中國的內循環、一帶一路、中國製造2025。至於疫症溯源、尊重人權、維護台海和平,只是一般性的原則表態,中共越是高調反對,只能越是表明中共自己心虛、表明中共越接近建黨百年越心虛。

中國官媒報道,湖北十堰市有街市發生煤氣爆炸造成25人死亡、37人重傷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立即就救人善後作出「重要指示」,下令全國各地各部門要增強政治敏銳性,「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為建黨百年營造良好氛圍」。連煤氣爆炸意外都有政治敏銳性問題,一些突發群眾性事件,包括悼念墮樓身亡的中學生,更是無不被指與「境外勢力」有關,這也成了官員提升政治敏銳性以免被問責的捷徑。

如今,G7這個最大的境外勢力,公然五劍指中國,中共的官員、媒體、五毛,如果不表現得義憤填膺、誓死反對,豈不是有失政治敏銳性、不重視為建黨百年營造良好氛圍?早在5月,G7外長會議發表聯合聲明關注中國人權、台海和平等問題後,中國外交部就炮轟G7搞開歷史倒車的集團政治,以高人一等的心態對他國橫加指摘、干涉。官媒《環球時報》的社評更以〈結夥對抗中俄將是美西方噩夢之旅〉為題,直斥G7是「戰略玩火」,宣稱中俄的軍事實力將令其他國家「以卵擊石」。

要愛黨愛國熱情回歸平靜也不易

G7峯會聯合聲明發表後,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挺身抗擊G7第一線,早於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對G7五劍逐一拆解、反擊,並且代表時代潮流和各國人民的意願,給G7扣上一頂「強權政治」的帽子。《環球時報》的社評則有點反高潮,其標題是〈G7公報造勢,中國人不吃這一套〉,指摘「這是西方國家最系統指摘中國以及干涉中國事務的一次峯會」,但又說「公報的措辭比美方單獨攻擊中國時要緩和一些」,沒有了過往動輒宣戰的氣勢。

不過,被鼓動起來的愛黨愛國熱情要回歸平靜也不是易事。自楊潔篪在阿拉斯加向美國莊嚴宣告「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後,G7峯會再來這一套,豈能讓中國人民吃得下去?恐怕連盛讚共產黨讓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張建宗也不會同意吧?中共如果不從軍事上打敗新八國聯軍,又如何證明領導人民一雪120年的國恥,以此安撫國內的小粉紅們、香港的張建宗們呢?G7未有軍事對抗之心,中共恐有打贏戰爭之意。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