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空軍指揮部6確診 封洞消毒 71年來首關閉 恐爆國安危機

台空軍指揮部6確診 封洞消毒 
71年來首關閉 恐爆國安危機

設於台北市大安區蟾蜍山腳,負責監控台灣四周與大陸東南各省空域動態的台灣空軍作戰指揮部(空作部),本月初以來先後共有六名軍人確診COVID-19,上周三(9日)緊急「封洞」清潔消毒。據悉,確診者均是在山洞中輪值的戰管人員,這次是空作部成立71年以來首度關閉,恐導致國安危機。但有專家指空作部早已有完善的後備方案,即使有人染疫亦能確保無縫接軌作業。

隸屬台灣國防部空軍司令部的空作部,一名軍官6月1日身體不適,他返回高雄家中隔離並自費採檢,四天後證實確診。隨後,一名同寢室的軍官返家隔離時也證實確診。到上周三(9日),營區再有四人確診,參謀總長黃曙光及國防部長邱國正立即向總統蔡英文報告,並啟動備用作戰管制中心的做法。獲上級同意後,黃立即要求空軍司令部執行防疫備戰方案。

■自置裝備的「太空警察」在台北街頭執勤。台灣蘋果新聞網

稱備用作戰中心完善

據悉,染疫的六名軍人包括必須「進洞」在密閉空間輪值的戰管人員,在缺乏疫苗接種下,類似情況難免發生。黃曙光已下令立即對空作部進行全面消毒,以及所有人員接受快速篩檢;當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疫苗撥到國防部後,空作部人員將盡快接種。此外,凡是進入作戰管制中心的人員,都必須有三天內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才能入內執勤。

由於擔心大陸攻台時成為首要被襲目標,因此台灣空作部在台北市中山區、高雄市旗山區和花蓮縣新城鄉均設有「區域作戰管制中心」,以分散風險。此外,空作部還有臨時的空中作戰管制中心,以因應戰時的空中作戰指揮。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指出,空軍作戰指揮管制作業體系,不論是雷達陣地、通信節點、指揮管制中心或是機動雷達,再加上機動指揮管制作業編組,都是秉持「狡兔有三窟、洞洞挑大樑」建軍備戰指導原則來設計作業體系,因此即使有數名軍人染疫,其他作業體系就能立刻無縫接軌,民眾絕對不用擔心。

185新例 警穿太空裝執勤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通報,全台新增185宗本土感染確診個案,新增15人死亡,累計452人染疫去世。對於單日新增確診人數連續兩天少於200,指揮官陳時中形容台北市和新北市的疫情「朝好的方向發展」,但不能因此鬆懈。確診者包括台灣大學化學系一名人員,在上周六因出現喉嚨痛和發熱症狀到醫院篩檢、翌日確診,校方昨已關閉化學系系館進行消毒作業。

另外,有台北市民前天在大安區街頭發現,一名警員身穿類似電影中出現的太空裝備在菜市場附近執勤,被網友戲稱「有外星警察出沒台北街頭」。該名35歲男警稱,這套「動力濾淨式呼吸裝置」是自己花4萬多元新台幣(逾1萬港元)添購的防護設備,因為面罩戴起來比戴口罩更舒適。

台灣蘋果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