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皇臺站開放日 出口滲水 文物無影

宋皇臺站開放日 出口滲水 文物無影

【本報訊】港鐵屯馬綫本月27日通車,曾發現宋元古井文物的宋皇臺站昨日開放予市民參觀,但站內擺放文物的展櫃仍未開放,而B1出口的地板、牆壁更滲水。有市民指新站與其他車站分別不大,坦言對未能觀看文物感到失望。港鐵稱全日有逾3,000名市民參觀宋皇臺站。

宋皇臺站內將設置展櫃,供古蹟辦展示地盤工程時所發掘逾400件出土文物,但昨日展櫃仍然圍封,到來參觀的市民未能一睹文物的風彩。港鐵早前稱最快通車日可完成設置,有望展出部份文物。

■宋皇臺站B1出口的地板、牆壁滲水,港鐵職員忙於清理。

參加者未見古井感失望

居住荃灣的卓太與家人昨早參觀車站,她指胞姐居住九龍城,新站啟用後可乘屯馬綫直接前來,比乘搭小巴方便,「時間短咗15分鐘」。卓太參觀後認為站內設施與其他車站分別不大,對未能在站內觀看古井、文物感到失望,「老人家都係咁問個古井喺邊,話冇嘢睇,得啲圖」。

鐵路迷、居住石門的小六黃同學與家人一同參觀車站,同樣對未能觀看文物感到失望,「冇我想像中咁多(文物)」。他希望古井等文物可盡快展出,直言此站正式開放後,會再來此站觀賞。

除文物「消失」外,站內硬件亦有甩漏。真善美邨B1出口的地板、牆壁滲水,職員須用地拖抹地,部份位置要圍封。港鐵職員解釋,因出口外的地下隧道與港鐵站內的有溫度差距,導致「倒汗水」出現,已派職員加緊清理,並已加設流動式風機吹乾地面。大專生彭同學認為月台其中一幅牆用藍黑色作底色,配以黑色字體,出現黐底情況,難以分辨「宋皇臺」三字,笑言:「考驗下你嗰眼界去到邊。」

九龍城居民蔡先生稱車站B出口至車站大堂的連接隧道距離較遠,感覺如香港大學站內隧道的設計,需步行較長時間。宋皇臺站目前連接北帝街的C出口,因考古工作,該出口仍未完成走線設計,即車站獨欠C出口。他表示,欣榮花園、翔龍灣、土瓜灣十三街等附近居民因未有C出口,較為不便,「兩個新車站距離嗰邊(九龍城碼頭附近)都有15、20分鐘路程。」他續說,新車站落成後,巴士班次將縮減,估計對居民影響大。

居住何文田的中六關同學同樣認為B出口南角道往車站大堂的步行距離較遠,「老人家嚟講就唔係咁好,佢哋就要行耐啲」。對於昨日仍未能觀賞站內出土文物展櫃,他稱希望可盡快展出,「遲到好過冇到」。

■有小朋友於月台上玩耍,模仿「火車捐山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