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囍事》李香琴經典對白:「世界末日啦,慘無人道啊。」所謂何事?停電,看似痴呆,不管家事兩老人家,首次起義,只為一件小事,沒得看電視。
國安法植入《電檢條例》,如果只為針對特定幾部紀錄片,以及《十年》等等等等,就像殺一隻蜚蠊,噴了滿屋殺蟲水,蜚蠊未死,家人首先受害。要禁絕《十年》與《理大圍城》,現有國安法不碰電影,早有大把理由與手段可用。這主意若是主子下令卒仔執行,無話可說,若皇上沒說,太監自行秉筆代書,又是另一齣廢柴效忠敗筆之作。
動刀動到與政治不一定有關一瓣,必定引起更大反彈。抓光了什麼亂港十大寇、反政府一百大,從專權角度看,符合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方針。打政治防疫針,打擊到吃飽飯,就是娛樂一群,是吃飽飯沒事做的笨蛋所為。
電影聲色光影中,離不開時代背影,即使抽離到只談風月,在處處地雷中談一段純純的戀愛,不怕編劇頭痛,只怕審查員為免惹事上身,寧枉無縱;以前不做不錯,現在多做沒錯。我是金主,也不願意冒險投資,無端打死香港電影,沒時間看電影的高官不在乎,就算港人也不看港產片好了,外國電影根據這條例,要過這關卡比本土電影更難。
電檢員不會笨到覺得金剛與哥斯拉踩爛香港地標,與國安有關,但疑神疑鬼之下,鬼片喪屍片也含反喪心病狂政制隱喻——如果觀眾有心解讀。而目前最無形陷阱是「對觀眾構成影響」。
如果捧這塊石頭砸正眼中釘也罷了,可惜,除非,連網路都要經過電檢,除非Netflix也跪低,可是,也沒用。大陸是八十二禁,美日韓影片照樣通行無阻,觀眾群比整個地面市場還要龐大。
最慘的受害者,只是香港院線。老師大量離職,總有剩下來的擔起教育任務,電檢員有什麼使命可言?都是公務員來當這危險的苦差,為自己安全起見,只好犧牲大家娛樂,最後,只剩下符合大陸廣電總局那把尺的電影能正式公映,戲院只有死光光,畢竟香港觀眾看不慣大陸片與合拍片,畢竟走進戲院的觀眾已經越來越少,畢竟,馬逢國代表娛樂文化界發聲,也只是說精神上支持這條新例,即係,身體很誠實,以後在網上看《波斯密語》好了,當然,馬逢國之流對這種電影是無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