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概念股 炒風短癮 學者憂中國人口減 未富先老

三孩概念股 炒風短癮 
學者憂中國人口減 未富先老

【NEWS財經專題】

樓價高企、育兒負擔沉重、教育競爭激烈,「三座大山」令中國人再不敢多生兒育女。「六.一」兒童節前夕,中共政治局突然宣佈實施三孩政策,標誌中國人口政策轉為鼓勵生育。一眾三孩概念股當日飆升,但股價普遍只是一日遊,現在多數股份更加倒跌。

三孩政策概念股炒風如此短癮,顯示市場並不看好政策效果,更有內地經濟學家對未來人口狀況感到悲觀。

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佈,指為應對人口老化,將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有配套支持措施。

大行:宜降生育成本

多隻三孩概念股當日聞風起舞,生產嬰童用品的好孩子(1086)升幅超過三成,從事輔助生殖的錦欣生殖(1951) 、貝康醫療(2170),以及育兒網站寶寶樹(1761)的股價均升一成以上,生產嬰兒奶粉的中國飛鶴(6186)就較遜色,只升3%。不過,上述股份翌日就開始大幅回落。只有從事坐月及產後恢復的愛帝宮(286)越升越有,至今股價已翻倍。

麥格理發表報告指,內地將二孩政策放寬至三孩短期不會提升生育率,認為政策應聚焦於鼓勵結婚,並降低生育、育兒及教育成本,預料短期內社交網絡、孕婦及坐月等為受惠行業。

國泰君安亦發表報告指,相關政策有望增加新生兒每年150萬個以上,但難以寄望生育率大幅提高。中國婦女生育低迷,主要是因為女性就業率高,而中國托幼機構數量奇缺,3歲以下兒童的入託率僅有5.5%,遠低於OECD國家35%的平均水準。望子成龍又導致中國家庭的教育成本遠遠高於其他國家;而由於樓價和出生率成反比,中國主要城市樓價與收入比率在全球名列前茅,進一步壓制生育欲望。

內地之前已經開放二孩,但無助挽回出生人口下跌的趨勢。一孩政策在2015年尾正式結束,,2016年出生人口增加131萬,達1,786萬;但之後隨即又再逐年下滑,至2020年出生人口跌至只有1,200萬,比前年跌18%,較全面放開二孩之前的2015年,更跌27%。

為維持人口數字不跌,平均每位婦女至少需生育兩個子女,但去年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即在可生育年齡婦女的平均生育數字)已跌至1.3,屬於極低水平,甚至較人口老化問題嚴重的日本還要低。

2058年料逾4億長者

內地經濟學家任澤平認為,以目前趨勢,中國人口即將開始萎縮,陷入「未富先老」困局。2050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將達3.76億,2058年達4.14億的峯值,屆時大致每3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65歲以上的老人,將出現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他建議,必須加大政策力度鼓勵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