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城巴、龍巴及新巴的專營權將於2023年屆滿,運輸及房屋局早前表示,三間專營公司均有意再續約十年。民主黨認為新巴、城巴面臨嚴重虧損,現時的營運問題令服務質素下降,要求全面檢討巴士專營權制度。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圖)指,新巴及城巴現時資產淨值僅約30億元,若不計算政府補貼,去年蝕八億元,營運問題迫在眉睫。他批評港府若以原有專營權模式處理相關問題,只是「新瓶舊酒」,巴士服務勢難持續營運下去。
中西區區議會主席鄭麗瓊舉例指,疫情影響下,不少巴士路線客人大減,如12號巴士路線在晚上8時後沒有班次。她斥巴士公司是「搓圓撳扁」地修改路線班次後,才諮詢巿民及區議會,往往引起市民譁然。她希望有關部門及巴士公司能在規劃階段已與地區聯繫,減少引起不必要的磨擦和糾紛。
新巴、城巴早前揚言希望「整合」最多一半路線,以節省資源,但民主黨認為現時不少巴士路線雖然有虧損情況,但卻有存在的實用性,如學校、醫院及點對點路線,促政府補貼有關服務。
羅指理解巴士公司亦需經營,並非開「善堂」,惟認為經營政策應該要達至公司與乘客雙贏,但形容情況似乎越來越「雙輸」,促請政府檢視現行的專營權政策,切勿再因循苟且。
運輸署回覆指,政府正計劃就有關巴士公司專營權事宜與相關營辦商商討,並邀請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提供意見,委員會將於周五舉行會議。政府亦計劃在本月18日至9月10日期間,邀請公眾提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