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跌」文宣:有信念未為輸

畫家「跌」文宣:有信念未為輸

【本報訊】曾經是港人表達訴求的各區連儂牆,兩年下來已經被政權清洗一空。行人隧道嚴禁塗鴉標貼,抗爭者就把文宣物品放在黃店,甚至「跌」在街上。「可能係我硬頸啦,我覺得你攞唔走我嘅信念,咁我就未輸。」兩年來一直未放棄宣揚抗爭意志的K同學說。

2019年的香港,有太多不能以影像記載的歷史,「如果睇完我啲畫,有啲元素觸動到佢,令佢諗返當時嘅情景,我覺得咁都好夠。」

這個自稱的藝術家深受日本熱血動漫影響,筆下文宣多是以人物為主軸,6月時畫的黃色雨衣、眼角有淚但拳頭緊握的女生,「件雨褸係想代表,梁烈士雖然走咗,但係佢嘅信念同精神一直留咗落嚟,畀咗好多力量我哋。」11月的作品是個頭盔染血而眼神堅定的女生,「有好多人受咗傷,但仍然好勇敢面對呢場運動。」

■K同學指,身披黃色雨衣的女生代表梁凌杰的信念與精神,一直長存。

隨身帶貼紙 陪住同路人

他從鬆垮垮的棉褲口袋掏出隨身攜帶的文宣貼紙,筆直的貼紙存放在大小正好的封密袋中。這樣一叠貼紙,K同學自2019年底便一直帶在身邊,偶然在街頭看見別人的文宣時就會想,「噢,呢度有張文宣喎,不如我都『跌』一張喺佢隔籬,好似陪住佢咁。」

以前尚有連儂牆與隧道的日子,哪裏用得着「陪」字,只是漸漸不再鋪天蓋地,變成偶爾在街頭看見文宣,然後偶爾的頻率越來越低。他也承認,貼紙在街頭消失的速度快了很多,近乎徒勞無功,但他仍堅持在口袋裏放點文宣作為一個象徵,「當大家返到日常生活,或者所謂專心抗疫,就會好易唔記得要做嘅事,我好想有啲嘢去提醒自己,係未完嘅」。

現在做文宣,風險肯定比以前高。「無論如何都係驚嘅,咁就要諗方法點樣令自己冇咁驚。」K同學承認,畢竟本來只是個在大後方畫畫的人,只是時勢使然被推向急流。他選擇用更間接的方式創作,將6月9日大遊行那張廣泛流傳的鮮黃「奪回香港」橫幅轉化成「奪回香蕉」,有種眼熟的玩味,讓人會心一笑。

■做文宣風險比以前高,K同學用間接方式創作,例如「奪回香港」轉化成「奪回香蕉」。

冒險貼街 「好似整蠱同學」

目前他的文宣多數寄放在黃店,不過間中仍會冒點險貼在街頭,「一手拍落去,好似以前整蠱同學,貼啲嘢喺佢背脊咁」。還要將貼紙掃平,「啊、哈!就要極速逃走喇!」K同學在畫筆流暢地為漫畫角色畫下快跑漩渦時,還體貼地配上了音。

K同學當然也了解風險,只是,「如果我哋其中一個唔堅持落去,就只會越嚟越少人,咁佢哋就越嚟越危險,所以我想同佢哋齊上齊落。」

無人再在街頭高叫「香港人!」然後會有人接着高叫「加油!」、「反抗!」甚至是「報仇!」K同學卻還未想過停下,「仲做落去嘅動力就係感受到大家仲做緊一樣嘅事,或者每個人都做緊一啲事」。

My Little Airport作品《K同學》的歌詞有這樣一句:「為何這晚之後,我竟想習武去保衞地球。」發現社會種種不公之後,開始做一些事守護城市,更要鍛煉身體,K同學大概感同身受,笑說,「要鬥長命吖嘛」。

如果真是很辛苦很難過,K同學寄語,「多啲留意身邊環境,或者牆,唔難發現仲有同路人喺度」。只要細心一點,其實仍能聽見同路人的口號聲。聲音再微弱,都足以在漫長黑夜互相支撐,直到黎明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