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T料8月上海投產 食衞局:供港必須德國製

BNT料8月上海投產 
食衞局:供港必須德國製

【兩岸疫情】最多港人接種的復必泰(BioNTech)疫苗,未來或將由內地生產。復必泰的大中華區代理商復星醫藥在股東大會上披露,預計8月將在上海建成本地化生產線,開始量產疫苗,並預計年產量可達10億劑,掀起未來到港的復必泰或成國產版本的疑雲。食衞局昨回應本報查詢時指,根據港府去年底與復星醫藥訂立的預先採購協議,供港的復必泰疫苗是由BioNTech在德國製造。

復星醫藥董事長吳以芳前日(11日)在會上表示,mRNA新冠疫苗的審批程序正有序正常地展開,「與國家藥品監督局的溝通也十分快速有效,現在正等待最終審批。」對於復必泰的本地化生產,吳指已和德國藥廠BioNTech進行着相關技術轉移、供應鏈設備、原輔材料等預備工作,預計本月內將完成以上協議的簽署。德國廠方亦已派出一位專家抵達上海金山改造工廠,雙方每日都會有一次關於各個專業工作組的會議,期望8月能建成整個產業線並開始正常生產。

■今年2月,首批復必泰疫苗運抵香港。資料圖片

可年產10億劑 內地未批上市

據復星醫藥今年5月公告指,將與BioNTech設立合資公司,雙方各持50%股份,以實現mRNA疫苗產品的本地化生產及商業化,並預計疫苗年產量可達10億劑。不過,除港澳地區外,內地官方尚未批准復必泰在國內上市。

對於復必泰未來或成國產的爭議,本港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接受本報查詢時指,其實任何在海外生產的藥物及疫苗,都要跟足總行的生產程序,及接受總部的監察。事實上,他表示現時不少西方研發的藥物如乙肝藥恩替卡韋(Entecavir),都在內地有生產線,醫管局近年也在使用中,沒任何品質問題,相信內地藥監局對此有嚴格監察。

本港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亦認同復必泰未來將由上海廠房生產問題其實不大。他指出,藥廠在另一國家新建疫苗生產線所牽涉的技術轉移,其實並不涉及太高端的科技或研發程序,因此他認為重點應放在內地官方能否為疫苗質量把好關。不過他又指出疫情爆發至今,內地在生產國產疫苗的規模均可負擔到數以億計的產量,一方面滿足到國內需求,同時亦有餘力把疫苗輸出外國,目前暫未看到有大問題出現,可反映內地的監管機構把關嚴格,故現階段未必需要擔心。

■上海復星醫藥董事長吳以芳(右三)在股東會上披露最快8月投產復必泰疫苗。

若港完成接種 未必需引入

至於本港未來或引進國產復必泰的疑慮,許樹昌僅表示要視乎將來的需要,但呼籲市民不用作無謂擔心,並強調美國輝瑞、德國BioNTech仍是復必泰疫苗的產品持牌人,「專利權有排都未過期,復星醫藥只是幫手跟程序生產」。梁子超則認為,如目前本港所預訂的復必泰可按時接種完畢,相信本港未必有引入國產復必泰的需要。

每日經濟新聞/《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