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私營機構爭相為「谷針」以停職、扣減獎金及裁員等手段脅迫員工接種疫苗,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朱敏健(圖)指出,若有僱主向已打針員工提供獎金或雙糧,而無打針員工不能領取,技術上有可能違反殘疾歧視條例而受法律挑戰。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接受電視台訪問則把低接種率諉過於市民「鬥氣」。
近日半島酒店以裁員、香港賽馬會也以扣減獎金懲罰不打針的僱員,被批評是「疫苗歧視」。平機會主席朱敏健昨在電台節目表示,僱主以有否打針對僱員作出差別對待,是否違反殘疾歧視條例,要視乎做法是否合理及必要,不同行業情況有異,不能一概而論。例如當局要求航空及旅遊業,不接種疫苗便不能開業,但某些行業或不需員工接種亦能營業。
朱指出,若有僱主為已打針員工提供獎金或雙糧,而無打針員工則不能領取,做法可能並非必要,有可能受法律挑戰。但他補充,若有食肆因為已打針員工可接待更多客人或工作時間較長,提供衡工量值的獎勵,便可能不涉及歧視。
對於有酒店聲稱若員工接種率未達七成便需裁員,朱敏健認為,若酒店不論任何崗位只裁退沒有打針的員工,確難以證明行動之必要性。但若因虧損而「裁減不必要冗員」,就純屬勞工範疇而不涉歧視。
本港疫苗接種率偏低,至今已注射兩劑疫苗人士不足120萬。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昨接受有線新聞訪問,被問到疫苗接種率低是否反映市民對政府缺乏信心?他認為,部份市民是擔心副作用,「另有啲我都聽到嘅,你政府叫我行呢度,我就唔行呢度。但呢啲有幾大比例呢?其實接種疫苗都係去保護自己、保護家人,我覺得冇乜理由攞呢啲嘢嚟鬥氣!」
另外,政府顧問專家許樹昌透露,科興已向政府提出,待有第三期數據才申請降低接種的年齡至3歲,預料最快今年第四季提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