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魔(七) - 李碧華

妒魔(七) - 李碧華

四娘是呂留良的倖存孫女。

呂留良出身士人,生於明末崇禎,卒於康熙永曆。本已作古,何以在雍正文字獄案件,慘遭滅門?

這要說到他一生耿直,不甘事二主的情操。自小博學多藝,又有嗜硯之癖,不過是手無寸鐵之文人,但順治年清兵南下,呂留良聯同侄子參加抗清義軍,後敵不過強勢,還得親送侄子上刑場——死刑犯雙膝跪地,頭頂拖着一根長辮子不好砍,劊子手一人將其辮子高高提扯,另一人看準下刀位置,「咔嚓!」一下,噴血腦袋滾到一旁。

「翹辮子」比喻殺頭極刑,這是清朝的專利。

呂留良曾道:

「先帝煤山上吊,天崩地拆,神人共憤。」

誰知若干年後,他又在清狗跟前送親人一程,哀歎:「咯血數升,幾乎氣絕身亡。」

他流亡、落魄、曾為參加科舉而後悔、拒徵召、致力著作出版、專心刻印朱子(朱熹)哲學遺書、傳授生徒……為避朝廷一再徵辟鴻儒,不得已削髮為僧,號「何求老人」。

他自嘲:「只是一個村野酒肉和尚而已。」

康熙二十二年卒於家中。

這一生也就完了?

不,雍正的「文字獄」在等他。完全是隔代狙擊。

雍正年間,湖南人曾靜,閱讀已故呂留良著作,大受激動,曾遣門徒遊說川陝總督聯手反清,被告發,下獄……

雍正遷怒於呂留良文章煽惑,以言入罪,罪大惡極,「較曾靜為倍甚者」——就算人已死,亦剖棺鞭屍戮屍,震懾文人。

想不到孫女四娘僥倖逃亡,成為一代英雌……(明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