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導演斥大倒退:審查鏡頭下真相

紀錄片導演斥大倒退:審查鏡頭下真相

【本報訊】新修訂的《電檢員指引》同時針對紀錄片,要求檢查員在考慮有關影片時要「更加審慎」,更要仔細檢查影片的內容是否「偏頗、未經核實、虛假或具誤導性」。有紀錄片導演批評新指引是大倒退,是要審查鏡頭下的真相。

新指引新增了兩項條文,要求檢查員在審查「聲稱是紀錄片,或聲稱是報道或重演與香港的情況有密切關係的真實事件」的影片時,要更加審慎,因為觀眾可能「對影片的內容有較強烈的感受,或會導致觀眾相信和接受影片的全部內容」,造成更大衝擊。檢查員需要「仔細檢查影片是否包含任何偏頗、未經核實、虛假或具誤導性的敍述或評論」及內容有多大可能導致觀眾模仿犯罪行為。

憂不止政治議題受影響

曾拍攝得獎紀錄片《岸上漁歌》的導演馬智恆指出,過去電檢只針對色情和暴力等元素對年輕人的影響,但今次修訂演變成意識形態的審查。紀錄片只記錄已發生的事件,「我哋喺側邊捕捉佢,佢(政府)去審查紀錄片,其實係審查緊我哋鏡頭下見到嘅真相,佢係咪有個意思話你嗰個真相就唔出得街呢?」他續指,新指引並沒有解釋清楚審查的準則,憂慮不止政治議題,甚至討論土地運動、露宿者、房屋政策的紀錄片,都有可能不獲准上映。

馬智恆續批評,新指引將令紀錄片帶出討論的能力消失,是大倒退,「以前開放嘅社會,就係做完出嚟,大家就去映後討論,喺訪問度講背後個理念,每個人對『真實』都有唔同解讀。但𠵱家拍之前已經有個審查,所以冇咗討論空間」。他正在製作有關前年中大衝突的電影,但自從社會形勢劇變,曾找律師和會計師為其電影提供意見,亦會考慮不同的發行方式,但不會放棄製作,亦未考慮過修改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