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假冒滙豐銀行的「網絡釣魚」短訊肆虐,滙豐自周一起一連四日發新聞稿提醒客戶小心,但魔高一丈,連日均有市民不幸中招,被騙走血汗錢,其中一名男子前晚誤墮假網站,損失27.5萬元。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提醒市民,灰假網站氾濫時代,要提高警惕。
滙豐銀行罕見地本月7日至10日一連四日發出新聞稿,提示客戶慎防偽冒滙豐的手機短訊及網站,指該手機短訊提示收件人如未有新增收款人,需點擊連結至偽冒網站。滙豐強調偽冒手機短訊及網站與滙豐並無任何關係,提醒客戶收到類似偽冒手機短訊,不要點擊任何連結,亦不應向可疑網站提供任何個人資料。
滙豐重申網址為http://www.hsbc.com.hk,正與有關方面合力關閉偽冒網站,客戶如有懷疑,可致電個人客戶服務熱線 2233 3000,亦可直接報警。
據知,騙徒所使用的「網絡釣魚」短訊,是經滙豐銀行的電話號碼發出,令人不虞有詐直接點擊。受害人之後會被轉至偽冒網站,被要求輸入銀行電子平台的用戶名及密碼,騙徒之後便可控制受害人戶口,將戶口內的金錢全數轉走。
姓劉(63歲)男子前晚報案,指收到懷疑假冒銀行網站電話短訊,點入連結後到一個銀行網站,並輸入網上銀行戶口的資料,其後發現戶口遭人登入,並被提走27.5萬元。據悉,事主接獲假冒滙豐銀行的短訊。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
上月初至本周二(8日)為止,警方共接獲49宗牽涉電子支付平台及假冒銀行網站的騙案,涉及金錢損失超過430萬元。 警方正與金融管理局、銀行業界及相關持份者合作,共同打擊有關罪案。金管局亦留意到相關騙案,周二及昨日兩度發新聞稿,指滙豐銀行已向金管局滙報事件,呼籲市民若曾向該網站提供個人資料,或曾透過該網站進行任何交易,應聯絡有關銀行及警方。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指,現時有手機軟件以偽冒企業電話令市民信以為真,當市民連結假網站輸入資料,騙徒可利用資料提走銀行戶口存款,他指最近有大型社交平台洩漏客戶資料後,相關騙案大增,懷疑騙徒取得客戶手機及姓名資料行騙,提醒假網站氾濫時代,市民倘收到自稱銀行職員來電,不要輕易透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