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早前七大工業國集團(G7)財長達成共識,將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定於15%,以阻止跨國企業玩財技避稅。然而,據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形容,中國是潛在阻礙,不少國家官員已預期中國不會輕易簽署協議,故正着手為中國要求豁免稅制而做應對。
該消息人士透露,目前最低企業稅談判中的最大障礙就是中國,因中國希望國內企業獲得豁免,不過此舉勢削弱15%最低稅率的效果。預期最終其他國家可能為了滿足中國要求,作有限度讓步,並確保不會損害最低企業稅率規定。
全球最低稅率,即跨國企業要就其利潤在經營地區繳付最低稅款,否則母公司將會被所在的稅務管轄區補收「差價」。
中國多數企業的基本所得稅稅率為25%,但高科技行業及研發投資享有減稅待遇,意味其實際稅率可能低於15%;而中國希望保留稅率優惠政策,主要由於這是經濟發展的關鍵,尤其是在先進技術發展方面;同時亦不欲巨企撤離中國。
報道分析指出,中國將發展高科技領域,例如微晶片和新能源汽車,並視為「十四五」計劃的核心,故中國可能會提出條件,包括優待科研行業的稅率。中國雖然不是G7成員國,但卻是二十大工業國(G20)的成員,料下月G20財長將在威尼斯舉行會議,亦會就最低稅率達成初步協議,年底前將完成更詳細的企業稅協議,供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約140個國家作討論。而中國並非OECD成員,但近年亦有參與防止跨國企業將利潤轉移到低稅地區的討論。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表示,除了國內科研稅率考慮,中國或希望將協議當作籌碼,以增加談判空間,「一方面簽約係避免國與國的惡性循環,但都想保障中國其他競爭力及面對國際的談判力度。」
G7協議除了實行全球最低稅率,亦要求企業在銷售利潤高的國家繳稅,惟僅限淨收益率(Profit Margin)達10%的跨國企業。英媒早前以亞馬遜為例,公司去年銷售額達3,860億美元(約3萬億港元),但2020年淨收益率僅6.3%,遠低於徵稅門檻,故亞馬遜等跨國巨企或能逃避最低企業稅率,反映計劃或存在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