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學者︰恐加速中港與國際脫鈎

京學者︰恐加速中港與國際脫鈎

【拆局】《反外國制裁法》昨日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通過後,專家向本報分析指這意味中方未來對外的制裁措施將由過往的行政層面,「升格」至法律層面。資深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更形容新法對中方而言是一顆「法律子彈」,令往後的制裁「有法可依」。北京獨立學者吳強則憂慮中方如嚴格執行新法,只會讓中國與國際社會的對抗升級,加速中國被孤立,形成災難性後果。

劉銳紹︰新法如「法律子彈」

劉銳紹表示,新法通過的象徵意義比實際意義大,認為中方對於這顆「法律子彈」的取態只是備而不用,因為中國目前「沒實力主動對外挑起制裁的戰爭」,這由中方過往僅制裁外國議員為主,而不敢制裁在任外國官員的做法可見一斑。中方此舉只是為了在百年黨慶前夕,向民間鞏固不容外國欺侮、民族自強的形象,同時呼應官方一直提倡的「依法辦事」。吳強則認為,中方的制裁措施從行政層面提升至法律層面,可以預期中方未來的反制措施只會越來越僵硬。

雖然官方目前未透露新法是否適用於本港,不過劉認為香港在當中只是一個「扯線公仔」,坦言:「北京要做(本港跟隨中央制裁)隨時可以做」。吳強認為新法對香港尤其不利,特別是新法中提到的境內組織不得執行外國對中方採取的歧視性限制措施,他憂慮在港外企或銀行在新法下可能會面對「二選一」的困境,繼而加速中國、甚至香港與國際社會脫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