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陸網上有篇惡搞張愛玲名作的潮文〈傾城之戀2021〉,頗引起國內同胞注意。深圳警方調查後,迅速拘捕了四十二歲李姓男作者,控以「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並依法對他施加「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
〈傾城之戀2021〉講什麼呢?全文只三百多字,說住在廣州南沙的男主角,跑到荔灣與小三幽會,其間男人「與攜帶病毒的大媽在紅塵中插身而過」,染上肺炎,然後男人回到南沙,小三去了深圳,男人怕妻子知道他有情婦,就瞞報了行蹤,結果導致深圳廣州出現了傳播鏈⋯⋯
文章結尾說:「在隆隆的國罵聲中,兩座數千萬人口的城市,因為他們偷偷摸摸的愛情,瞬間,傾覆了!」看過〈傾城之戀〉的人,大概都會心微笑,知道作者只是戲仿張愛玲金句:「也許就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如果二創得這樣明顯、起這樣一個搞笑標題,大眾依然看不出作者有心「致敬」,反視之為「造謠」,那我只能說是中文教育的失敗。
若說文章有「擾亂公共秩序」之處,我覺得不在於它明顯的虛構,而是在於它隱含的真實。你說肺炎病毒源自隕石(此乃「中國天津疾控中心」去年發表的論文主題),不會被指「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因為大家都不相信。
然而你說一個男人背妻出軌,因瞞報而引爆疫症,即使角色細節是假,你也心知肚明:是真的,現實是有這種事的,這是人性。台北一個萬華茶藝館群組,就不知有多少條傾城之戀傳播鏈了。〈傾城之戀2021〉的「罪行」,是假中有真,而真相不管以什麼形式出現,在大陸都是「擾亂公共秩序」。
1983年4月22日,劉以鬯也曾根據太古城巴士站死亡車禍,虛構短篇故事〈打錯了〉。劉以重複的文字與情節,幻想兩個現實:一個是男主角下樓搭車,被失控的巴士撞死;另一個是男主角出門口時,接了個打錯的電話,令他遲了數十秒抵達巴士站,避過一劫。生與死,說穿了只取決於偶然,細心一想,你是否也感到不安呢?劉以鬯活在今日大陸,寫這樣的故事,說不準也是「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