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然退場】
【本報訊】教育局取締高中通識科,批判思考在校園已無空間,面對教學環境日漸收窄,教協理事、任教通識教育科近30年的保良局李城璧中學副校長張銳輝將於本學年完結後提早退休。他向本報透露,選擇在關鍵時刻退休屬個人決定,與政治因素無關。但他批評通識科改革大幅收窄學生思考空間,近年紅線處處的教學環境令教師難再發揮,種種變化亦間接令他萌生離開教師崗位的念頭。
張銳輝任教通識科近30年,曾擔任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等職務,是通識科的代表人物。對於政府以「公民及社會發展科」取代通識科,他慨嘆新科大大收窄教師發揮,授課內容亦未如過往開放,包括以官方觀點取代學生思考,以「描述」形式解釋課題,「好似講到一啲當代議題,就只可以有正面肯定咁,收窄咗好多」,形容政府親手斷送教育發展重要方向。
他續批評,教育局過去願意尊重教師專業判斷,讓學生表達看法,現時卻屢以課程框架追究教師教授內容超出應有範疇,「當﹙教育局﹚連匿名投訴都去處理,都要去向老師施壓,我諗課程改革都唔係唯一規限」。
特首林鄭月娥決定殺科前形容通識科「異化」,把年輕人反對政府歸咎於通識教育。張銳輝認為,社會躁動責不在通識推動年輕人參與社會運動的意識。「政府不檢視自身問題,反而指摘提出問題嘅人,走去滅聲,問題冇解決,教育界不過係代罪羔羊。」
不過,張銳輝說,此時選擇提早退休並非出於政治因素,只是教師隨時因個人言論而動輒得咎,離開屬個人與家庭考慮。他將繼續出任教協理事一職,希望未來可善用其教學經驗繼續為教育界作出貢獻,「冇辦法啦,當權者唔為下一代打算,淨係睇到短期政治利益……但唔係冇空間嘅,會盡力搵方法去做」。
同為通識科教師的教協副會長田方澤表示,業內不少資深通識科教師已陸續請辭,他個人雖暫未有計劃離職,但形容公社科已並非有紅線,而是「紅海」,批評該科課程限制多,難有空間培育學生高階思維。不過,他強調,教師在課堂以外仍有空間培育學生,「堅持講真話,也是有專業的勇氣」。
張銳輝於香港大學畢業,在學期間曾在港大太古橋寫下「冷血屠城 烈士英魂不朽 誓殲豺狼 民主星火不滅」二十字,字迹保留至今。六四事件激發他其後成為教師,任教通識科每年均會教授學生六四歷史,帶領學生參與六四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