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上月底推出「三孩」政策,試圖為提升生育率力挽狂瀾,相關概念股前景本被看高一線。惟奶粉一哥中國飛鶴(6186)董事長公開「訴苦」,直指接種者在疫苗注射後半年內不能懷孕,預計嬰幼兒奶粉的銷量在接下來一、兩年將現「斷崖式下跌」。
消息昨日在市場傳開後,乳業股普遍急跌3%至5%。飛鶴同日立刻「補鑊」,擬動用不超過2億美元資金以回購股份,但該股仍挫6.6%收場。分析指,有關言論令投資者對主力做嬰幼兒奶粉業務的公司出現戒心,皆因銷售或將受直接衝擊,市場將關注疫苗對生育帶來的不確定性;而三孩政策對生育概念股的利好亦要較長時間才有望反映於股價。
內媒報道,中國飛鶴董事長冷友斌出席企業論壇時表示,「因為注射疫苗影響,很多父母6個月內不能懷孕,預計奶粉銷量在接下來一、兩年,將出現斷崖式的下跌」。多個內地媒體其後撤回有關報道,並引述冷友斌指飛鶴逐漸挽回內地消費者的信心。
冷友斌在會上亦指,嬰兒出生率持續下降,對嬰幼兒奶粉企業考驗更為嚴重,故公司在產品使用周期上做了大量的投入和研發,現時擴展至兒童奶粉、孕產婦奶粉、成人功能性奶粉等。據2020年業績報告披露,飛鶴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的營業額按年增長41%,至約176億元人民幣,佔總營業額高達95%;毛利率亦達74.1%。
飛鶴昨明顯在一眾乳業股中跑輸,北水亦淨沽該股1.6億元。飛鶴昨開市初段急跌8.5%,見18.84元的一個月低位,尾市跌幅收窄至6.6%,收報19.24元。現代牧業(1117)及澳優(1717)分別跌4.8%及3.8%,蒙牛(2319)更逆市彈4.9%。
集團發公告指,董事會計劃由昨日起,動用不超過2億美元(約15.6億港元)資金回購股份,佔已發行股份總數不超過10%;回購資金來自現金儲備及自由現金流。公司表示,管理團隊有信心實現2023年的中期目標及2028年長期經營目標,並認為股份回購計劃將符合公司及股東的整體最佳利益。
光大新鴻基證券策略師伍禮賢表示,若然飛鶴董事長的言論屬實,將對奶粉股造成衝擊,內地目前冀望上半年有四成人口能接種疫苗,「半年時間生不到小朋友的話,這些奶粉股在未來半年有較大空檔期,對盈利影響相當之大」。不過,其言論真確性仍存疑,昨日奶粉股下跌除因市場氣氛造成,亦與內地CPI數據遜預期有關。他又指,生育概念股在三孩政策公佈後,升幅非常誇張,短期基本面未必可支持升勢,「若股價回落,加上有相關教育、住屋等配套登場,或是入場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