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PPI升9% 13年高 全球通脹恐加劇 或觸發收水

內地PPI升9% 13年高 
全球通脹恐加劇 或觸發收水

【本報訊】內地通脹壓力升溫,昨日公佈的5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齊升,PPI按年升9%,增速為2008年以來最高。中國出廠價格走高或加劇全球通脹憂慮,人行恐收緊貨幣政策;昨涉及大宗商品的資源股普遍上揚。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5月份PPI按年升9%,高於市場預期的8.2%,創2008年以來新高。至於CPI則按年升1.3%,亦高於市場預期,連續第三個月走高,數據反映內地通脹壓力繼續增加。

大宗商品價格急升

統計局表示,5月國際原油、鐵礦石、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國內需求穩定恢復,以至中國工業品價格繼續上漲。PPI兩大組成類別中,生產資料價格按年升12%,升幅較4月的升幅擴大2.9%;生活資料價格則升0.5%,升幅擴大0.2%。

中國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表示,主要行業價格漲幅均有所擴大,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價格較去年上漲99.1%,漲幅並較上月擴大13.3個百分點;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上漲38.1%,擴大8.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價格上漲34.3%,擴大10.5%;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上漲30.4%,擴大3.5%;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價格上漲29.7%,擴大16.4%;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價格上漲20.9%,擴大3.4%。

至於CPI,食品價格轉跌為升,按年升0.3%,影響CPI上升約0.05%。食品中,豬肉價格跌23.8%,跌幅比上月擴大2.4%。

鑑於國內能源及工業原料價格將持續居於高位,PPI預計也將高位盤旋一段時間。渣打銀行中國高級經濟師李煒對路透社指,市場可能低估了中國的通脹風險,今年通脹的漲幅、持續時間亦會超市場預期,PPI上漲的動能可能要持續到第四季度,高點也在第四季度,預計會超過9%。他指出,大宗商品價格的升幅正在轉嫁到產品價格,而且在全球經濟復蘇的支撐下,大宗商品價格料還有上行空間。渣打將中國2021年全年CPI預測由0.9%上調至1.5%,PPI預測從3.8%上調至6.8%。

動力煤價格或設限

彭博經濟學家團隊認為,中國的出廠價格走高有可能會加劇全球通脹憂慮。人民銀行上月曾明確表示中國不存在長期通脹的基礎,否認會短期內收緊貨幣政策,但如今市場正關注人行是否會一改近月的貨幣政策。另外,彭博引述消息人士指,中國正考慮給動力煤價格設置上限,防止通脹壓力損害經濟,其中一個方案是限制礦商銷售煤炭的價格。

不過紅塔證券宏觀分析師李奇霖認為,上下游價格是不可能一直背離,未來預計會是PPI回落,帶動上下游價差回落。

昨日資源股普遍上揚,鞍鋼股份(347)升2.1%;五礦資源(1208)升2.1%;中海油(883)升2.97%;中石油(857)、中石化(386)分別升1.8%及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