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安法在學術界激起寒蟬效應,《大西洋》文章透露,中文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今年曾就一個國安法講座系列向社科院發出電郵,但附有一項奇怪的聲明,指明學院「並不姑息非法行為」。有中大助理教授認為聲明的訊息是不可批評國安法,亦有學者認為未來大學內沒有國安法學分課程是妄想。
《大西洋》文章披露國安法如何影響大學學術自由,作者Timothy Mclaughlin向十名來自四所大學的學者及前成員查詢,大部份均關注國安法下學術自由、自我審查、教席和學生福祉問題。其中有浸會大學教授向他說,學院內充斥對未來的苦惱和迷惘,「我們都會談論,但沒答案」。
文章又指,中大社會科學學院院長今年曾向學院發電郵,內容有關一個國安法講座系列,但電郵附有一份奇怪聲明,表明學院「並不姑息非法行為(does not condone unlawful behaviours)」,收到電郵的一名助理教授認為有關字句發出的訊息是︰「你可以討論國安法,但不能批判它。」
中大校長段崇智等在2019年「中大保衞戰」中嘗試調停,遭警方發射催淚彈,去年卻與其餘四位大學校長聯署支持國安法,有中大助理教授直指意外,形容下達了「一個很清晰的訊息,不容辯論,我們不在乎。」。
國安法規定,特區應當通過包括學校等開展國家安全教育。Timothy Mclaughlin訪問過的學者均表示不清楚所屬院校會如何應付有關法例要求,其中大部份人相信,大學不開設國安法的學分課程是妄想。
就會否開辦國安法學分課程等,以及中大社科院電郵聲明之意,中大及浸大至昨晚均未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