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揭露港大生舉報教員犯國安 學者閉門會議 對新例感絕望

外媒揭露港大生舉報教員犯國安 
學者閉門會議 對新例感絕望

【教育界惶恐】

【本報訊】國安法無孔不入,美國評論雜誌《大西洋》(The Atlantic)周日刊出文章透露,上月港大一群學者參與校內會議,討論新法例下如何保障研究與教席,有與會者表示無助,會上有教員更情緒激動,向大學奉獻學術生涯,卻被遺棄,感到絕望和恐懼。文章進一步揭露,有研究生透過國安法舉報熱線舉報兩名港大教職員。有港大教員稱,普遍教員均對新例有憂慮,仍希望找到繼續教研的方法。

《大西洋》本月6日刊出由該刊駐港專欄作家Timothy Mclaughlin撰寫的文章,題為〈學術自由如何終結(How Academic Freedom Ends)〉,當中透露一群港大學者上月在賽馬會教學樓三樓閉門討論國安法實施對教學和研究影響,會上討論港大會否為涉國安法教員提供法律援助、如何處理學生舉報和會否強迫教授國安法等。

校方認對打擊速度措手不及

文章引述與會者稱,感受到校方不會提供援助,而會議尾聲有部份教員情緒激動,提起他們為大學奉獻學術生涯,卻遭遺棄。一名教授稱形容「傷心」和「失望」字眼已不足以表達現場的失望、絕望和恐懼程度。與會人士又引述兩名校方代表指,他們亦對政府打擊行動速度和廣度感到措手不及。

多位知情人士向《大西洋》透露,一名港大研究生向國安法舉報熱線舉報至少兩名教員。文章指出,在國安法條文公開前,五所本地大學校長已聯署贊同法例,令學者面對打壓不只來自警方或政權,而是校內其他教職員或學生。

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副教授傅景華指,有關會議由港大社會科學學院舉辦,主要由教員表達意見。他在會上表達了國安法條文不清楚,詢問校方會否為涉因研究和教學被捕的教職員提供法律支援。他表示沒留意有與會者有情緒化表現,但校方亦承認國安法有不清晰之處,同事憂慮肯定存在,不過未算恐慌,仍會繼續工作,「我哋目的係想做研究同教學」。

對於文章指有港大生舉報教員,傅景華未有聽聞,但即使教師被投訴亦不會知道,「我點知我係咪被查緊?」

同樣出席會議的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亦表示,普遍教師對國安法感擔心,但不算過慮,希望務實地尋找進行社科研究和教學的方法,「唔係樣樣都咩(敏感)就唔做,但同時要明白要小心……一方面唔使太擔憂,另一方面唔需要以身以試法」,故需要與校方溝通,希望提供保障,「我哋搞學術,唔係搞革命嘛」。

葉稱不清楚有教員被「篤灰」,但有內地生礙於成長環境不理解香港,亦對學術問題掌握不足,導致誤會,校方可向內地生解釋何謂學術。

港大教職員協會主席張星煒指,未聽聞有同事遭學生舉報,但並非不可能,不少同事擔心當局將要求教職員簽署聲明,宣誓效忠港府及《基本法》。

港大至昨晚對事件未有回覆,警方則指不評論個別報道。

■美國評論雜誌《大西洋》日前刊出文章,指至少兩名港大教職員遭研究生舉報涉違國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