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遠征太平洋屋脊 苦行4,286公里「榮光企画」

手足遠征太平洋屋脊 
苦行4,286公里「榮光企画」

【6.9兩年誌】兩年前的今天,香港人帶着倔強出發,挑戰一條「XXXX」征途。沿路曾風景美麗,但圍牆一夜築起,頓變暗不見光,大家恍如受困未知終點的漆黑隧道。好L難捱,是香港人最大感受。

同樣是這兩年,24歲的Joshua在地球苦行完一條4,286公里的路,由墨西哥徒步到加拿大。他在這條名叫太平洋屋脊步道上歷盡高山低谷,幾乎被奪去十趾,卻見證人性最美好一面,最難捱時深明成大事必先受苦難試煉。兩條路看似沒有關聯,但有種態度叫「堅持」卻在貫穿。嫌太老土?Joshua換個角度說:「花咗咁多時間,點解唔做埋佢先?」

記者:歐陽聯發

太平洋屋脊步道(Pacific Crest Trail)簡稱PCT,挑戰的人花近半年日走40公里,故要帶着儍勁,住步道附近的人每年為一班儍人,不時駕車把凍汽水、啤酒、熱狗派送打氣,他們被稱為「步道天使(trail angels)」,並施展「步道魔法(trail magic)」。

■在攝氏38度沙漠中行走,遇到步道天使送上冰凍飲品。

步道「家長」助人 同行者相伴

PCT從南加州接壤墨西哥起步,是酷熱沙漠地帶,40℃每日暴曬,但Joshua最深刻不是天氣而是人情,「最辛苦最脆弱時,有人好似天使咁請飲冰凍汽水,仲等你飲埋回收垃圾。」他有次七天未沖涼,在小鎮遊蕩盤算是否破費住旅館,一對夫婦駕車路過請他回家,「煮咗個自助餐,最黐線係開埋個jacuzzi(按摩池)畀我用;喺香港生活咁耐,人與人嘅交流好少去到咁真摯。」Joshua說這份「恩典」,感動不少人行畢PCT後做天使,回饋後來者。

在地球另一端叫香港的地方,「家長」接載、開放住宿、煮飯助養素未謀面的人,畫面似曾相識。時間返回2019年自由之夏,Joshua首次挑戰PCT失敗凍傷腳趾,被迫放棄折返香港,躺在床上養傷時見證一場社會運動的爆發,同時見證人性昇華,「一開始時都有嗰種感覺,見啲人好有義氣,屋企人唔撐唔緊要,佢會接受你,嚟屋企住幾耐都得,就似美國啲hikers喺人哋屋企住足成個月。」

當時他擔心要截肢更憂心香港,「6.12睇直播睇到好嬲」,奈何連下床走路也有困難。他翻開旅程的照片,其中一幅沙漠的柏油路上,很多毛蟲匍匐爬行,同時大風把牠們吹得東歪西倒,惟毛蟲堅持前進,Joshua想起徒步者,亦想到抗爭港人,「縱使知前面目標唔簡單,途中會遭受唔少打擊挫折,最終能唔能夠化蝶,睇嘅係有幾努力繼續爬。」他去年再戰PCT完成征途,總結經驗,最多得他人無私奉獻,「累積(收)咗好多恩典,唔可以有負佢哋,就有動力完成呢4,000公里。」

Joshua又想起有次途中,48小時內沒見過任何人,下大雨把野宿帳篷睡袋全弄濕透,手機亦沒訊號,「感覺最難受係無安全感,見唔到人同你做同一件事」,他獨行時自我對話還鑽牛角尖,「點解我會喺度?做咩要咁辛苦?」後來再看到徒步者,才發現同路人很重要,有人能在旁同悲喜。再出發時有女友同行,路再難走兩人說笑渡過,「成件事都會辛苦,但有人同你分擔情緒,唔使自己孭晒。」

但說易「行」難,尤其以月計時間行到懷疑人生,此時「有人煲番起個鬥志真係好重要!」有天Joshua收到電話,前年認識的山友知他再戰PCT,專程從美國東岸飛來打氣;亦有朋友由三藩市駕四小時車為他們補給,小舉動令他走出情緒低谷,再上路時,發現朋友把一封信偷偷塞進其背包,提醒餘下路程要互相鼓勵,寥寥數行字再燃起沮喪中的火苗。

社運激發再續未完路

然而,就算有「天使」助人和同行者相伴,仍有難克服的艱苦,有人會選擇「逃離」。PCT北加州段悶得驚人,很多人看完雪山美景,無法接受前路反差太大,「睇Ig條友明明喺我後面,點知已經去咗俄勒岡?」他面對過步道上去或留的掙扎,其實走完PCT的人每年僅25%,有人曾告誡「起點似派對,中途冇嘢玩,啲人就散水」,「如果有自己目標就去堅持囉,成功路上永遠唔會擠擁!」於是決定「謹記初衷,做事從一而終。我第二次嚟,如果唔係堅持件事都唔返嚟啦!」

不過,Joshua承認,相比之下港人要走的路難更多,「好想香港人繼續行呢條路,但唔知終點喺邊、行剩幾多,冇個目標畀大家知,仲有幾多先行完。」

Joshua去年帶同女友捲土重來,家人強烈反對,加上美國疫情失控,其時已錄得160萬宗確診、10萬人死亡,朋友亦潑冷水:「步道天使同截順風車唔會有㗎喇」,惟他相信一定仍有好心人,「相信條路,信任路上遇到嘅人。」為何要再行?「唔好浪費咗之前嘅努力,花咗咁多時間心思,點解唔好好做埋佢?當放棄咗一次,下次又會諗咁辛苦都係走啦!」只要拒絕放棄,更發現「人嘅潛能真係好大,未做到係未去explore」。

當他再次走上惠特尼峯(Mount Whitney),即傷退的舊地並在黑夜中攻頂,「上到嗰刻,呢兩年嘅經歷終有回報,從黑暗等到黎明來到,陽光真係好靚好暖。」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